盛夏時節,江蘇省張家港市艷陽高照、綠樹成蔭,這座常住人口120萬的全國文明城市里遍布了1300余家汽車維修企業,每日有40多萬輛機動車來來往往。這幅藍天湛湛、車行順暢場景的背后,少不了一位功臣——他就是張家港市機動車維修管理處黨支部書記、主任錢進。
“平時的工作都是一些雜事情。”面對夸贊,錢進有些不好意思。從事機動車維修行業29年,錢進不斷探索創新汽修行業治理現代化途徑,始終走在行業管理前沿。他牽頭創建了“港城車大夫”公益服務品牌,推廣實施汽車檢測與維護(I/M)制度,推動機動車維修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正是錢進口中的這些“雜事”,維護了機動車維修市場的健康、誠信發展,保障車主合法權益,保衛張家港的藍天白云。全心意服務群眾,以智慧創新管理,用黨建凝聚力量,錢進正帶領張家港機動車維修行業大步向前。
初心不忘 做行業的服務者
“我姓錢,叫錢進,我做的所有事情都跟錢有關。”初次見面,錢進就開起了玩笑,“我的工作就是幫企業賺錢,幫群眾省錢!”
張家港機動車維修管理處辦公室里,各樣型號的車輛模型有序擺放,五顏六色的車身與窗外的綠樹藍天遙遙相應,氛圍明朗愉快。
“平時我們就在這里學習汽修政策法規,跟汽修企業交流工作問題,幫車主解決糾紛。”在錢進看來,管理工作的實質是服務。在來機動車維修管理處任職前,他開過汽車維修廠,也參與過農村公路的建設工作,這讓他深知企業經營和群眾修車的難點所在。
“車主和汽修企業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信息差,車主會開車不懂修車,去4S店維修怕被宰;企業擔心維修糾紛,車主不懂業務過度維權。要疏通車主和汽修企業之間的信息渠道,就要建立一個公開、透明、誠信的汽車維修環境。”為此,錢進一趟又一趟走訪汽修企業,多次組織企業、車主代表召開座談會,了解多方需求。匯總意見后,他發現,要建設誠信汽修行業,需要有一個過硬的品牌進行引領示范。在錢進的帶領下,2010年,公益品牌“港城車大夫”應運而生,免費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用車修車常識、解答汽修疑難問題、診斷車輛故障,為汽修糾紛提供第三方技術支持和糾紛調解服務。
“港城車大夫”從張家港市歷屆汽修技能競賽的獲獎者、汽修高級職稱獲得者中選拔優秀人才,建立起技術專家團隊,志愿解答汽修問題咨詢,使專家技術特點覆蓋主要品牌車型。遇上電話里解決不了的汽修難題,車主還可以將故障車輛送至“港城車大夫”服務中心,由專家現場診斷出具專業報告,標明維修方案和價格區間,給車主算一筆“明白賬”,出門維修不再怕被“宰”。
既是公益服務品牌,就免不得涉及經費問題。成立之初,“港城車大夫”資金、場地、人員有限,只能把場地設立在車庫中,每個月僅有1日、11日、21日提供服務。便民服務不夠便利,錢進積極向張家港市政府、上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反映問題、尋求資金幫助,解決了房租、水電等費用問題。
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支持,還需要擴大品牌在群眾車主間的知名度,錢進深知傳播的重要性,他帶領汽車維修管理處與當地媒體合作,在當地報社、電視臺開設專欄和專題節目,普及汽車維修知識。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港城車大夫”的規模也逐漸拓展開來,服務日從每月3天變為每周3天。如今,37位“車大夫”365天輪番“坐診”,提供24小時免費汽車維修咨詢服務。
“‘港城車大夫’的服務電話是58299099,很多市民嫌太長記不住,我們又把服務熱線接入到市民熱線12345中,這樣更容易被記住。”錢進說,“現在更多年輕人喜歡在網上解決問題,我們還開通了網站、微信公眾號、QQ群等平臺,拓寬‘互聯網+’汽修服務渠道。”
在便民服務這件事上,錢進總愿意把工作做得精細、再精細。一次,一位奔馳車主稱汽車維修后發動機有異響,跟維修企業起了糾紛,雙方遲遲達不成和解。錢進與車主、企業相約面談,經過十幾次調解,耗時6個月,終于達成了讓車主、企業都滿意的結果。
在錢進的帶領下,“港城車大夫”迅速發展。如今,“港城車大夫”每年開展進機關、進鄉鎮、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等“五進義診”活動,37名“車大夫”每人年均志愿服務時長120小時以上,提供公益服務1萬余人次,帶動了汽修行業誠信經營、規范服務。張家港市汽修糾紛從“十一五”期間年均46.2起下降到“十二五”期間年均24.8起,降幅達46.3%,今年上半年僅有1起糾紛,社會效益顯著。
勤思善斷 百尺竿頭求創新
張家港北環長江,南近太湖,寬闊的水域環境造就了開放、包容的文化底蘊,也蘊育了“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在這座城市里土生土長的錢進耳濡目染,深知與時俱進、勇立潮頭才能無往不前的道理。
作為長三角現代化港口城市,張家港市汽車保有量已超46萬輛,而機動車維修管理處卻僅有11名執法人員,管理任務繁重,這給錢進帶來了難題。化壓力為動力,錢進探索管理服務創新,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
“當時,機動車維修行業并不規范,維修企業沒有清單、沒有發票,行業產值都無法估計。”錢進回憶。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也拓寬了錢進的工作思路。
在錢進的帶領下,2013年,張家港機動車維修管理處啟動了“機動車輛技術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市場化運作模式,接入維修企業數據,為每一輛車建立“病歷”檔案。“信息檔案建立起來后,每一條汽修信息都有跡可循,企業的監管得以加強,二手車交易也有了憑據。”錢進說。
車輛維修信息變成了數據,管理起來也更方便了,有限的管理力量與快速增長的維修市場、消費者需求之間的矛盾迎刃而解。如今,“機動車輛技術信息化管理系統”已經成功轉型為“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張家港市201家一、二類汽修企業接入該系統,企業數據與系統平臺對接率達98%,基本實現了維修作業全過程的遠程、動態、電子化監管,汽車維修更透明,企業經營更誠信,車主消費更放心。
為解決部分汽修業戶無資質經營的“老大難”問題,錢進反復研究協調,創新了“交通—保險—交警”三方合作機制,規定只有經過交通運輸部門備案的合法汽修企業才能從保險公司獲得事故車維修理賠款。無資質汽修業戶承修事故車,保險公司一律拒賠,還將反饋交通運輸部門處理。機制推出僅兩個月,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張家港支公司就拒絕了2800筆理賠案件,汽修行業非法經營的生存空間大幅壓縮,大大推動了汽修市場的秩序合理化,汽修質量得到了保障。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建設綠色、低碳、環保的汽修行業,已是現在發展大勢。早在2013年,錢進就把握綠色轉型方向,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綠色汽修指導書》為標準,帶領維修管理處研究、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引導綠色汽修建設。管理部門監督并推動汽修企業應用綠色維修技術、維修設備,全面淘汰了高污染的燃油式烤漆房,推廣使用環保水性油漆,為全市烤漆房都加裝了有機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張家港市一、二類汽修企業“綠色汽修”創建率達100%。
“現在呼吸道疾病發病日漸頻繁,這跟空氣中的臭氧濃度脫不了關系,而機動車的尾氣排放污染物之一就是臭氧。”親友患了呼吸疾病,陪同就醫的同時,錢進考慮起了汽車尾氣污染治理的問題。
為有效治理汽車尾氣污染,推進節能減排,保護大氣環境,2015年,在錢進的積極爭取下,張家港市在全國首批試點建設“汽車檢測與維護(I/M)制度”。
I/M制度是新生事物,錢進邊學習邊實踐,把4年工作進度劃分為20個節點,大膽探索,縝密推進,成功建設了14家汽車尾氣治理機構(M站),配套5家汽車尾氣檢測機構(I站),并帶領機動車維修管理處探索制定了I/M制度管理運行手冊,自主研發了“機動車尾氣治理智慧診斷云平臺”,累計治理尾氣超標車輛1萬余輛,治理達標率99%,汽車尾氣污染物累計減排4000余噸,節約燃油1600噸。
黨建引領 凝聚行業發展合力
“管理部門、汽修企業、維修團隊就像分散的手指,只有緊緊地攥在一起,才能打出有力量的拳頭。”品牌工作持續進展,“港城車大夫”成績喜人,錢進卻開始思考起未來發展。
“‘港城車大夫’的公益屬性對企業、專家的服務意識、維修水平提出較高要求,要想統一提升服務水平,保障品牌長期質量,打造健康誠信的汽修市場,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管理部門、維修企業、維修團隊團結在一起。”
作為機動車維修管理處黨支部書記,錢進認真組織黨建活動、帶頭學習黨的知識。看著活動中熱情高漲的黨員們,錢進靈機一動,何不發揮黨的先鋒旗幟作用激發汽修行業的凝聚力?在錢進的帶領下,“港城車大夫黨建服務聯盟”很快組建起來,將黨建的紅色因素引入到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汽修行業中,以“港城車大夫”黨支部為核心,以汽修企業黨建工作站為分支,構建起“一個中心,多點支撐”的網格化黨建格局,不但發揮了黨員模范榜樣作用,又將主管部門、汽修企業、專家團隊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行業發展的強大推力。
“聯盟為民營企業打開了向黨組織靠攏的大門,越來越多的汽修企業重視黨的建設,申請加入黨建聯盟,興起了以黨建增強企業競爭力、引領發展的新潮流。”張家港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王健說。
目前,聯盟已建成了10家汽修企業黨建工作站,行業黨員隊伍擴大到130多人,建成了“專家先鋒團隊”和“黨員先鋒團隊”兩支隊伍。聯盟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服務提升、汽修企業管理等專題培訓,每年組織所有從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文明禮儀、誠信建設、安全環保、忠誠度。同時,聯盟針對企業負責人,舉辦了“卓越領導力”“汽修企業智慧管理”等大型公開課,促進了行業公開透明,誠信和諧。平日里,錢進常與黨支部成員們一同實地考察、讀書交流。“維修工不再畏懼企業管理,汽修企業不再排斥行業主管部門,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現在還經常有企業主動邀請我們排查問題、指導管理呢。”錢進笑著說。
黨建聯盟不但凝聚了張家港汽修行業的向心力,還幫助優秀人才實現了人生價值。
“加入‘港城車大夫’實現了我入黨的夢想,也改變了我的人生!”張小飛是張家港雷薩克斯4S店的技術總監,也是“港城車大夫黨建服務聯盟”的一員。9年前,張小飛還是一名基層汽修工,獲得張家港市第一屆汽修技能競賽冠軍后,他加入了“港城車大夫”專家服務團隊。在服務車主的同時,張小飛刻苦學習黨的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最終順利通過考察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張小飛為人民服務的心越發澎湃,到現在,他共參加“港城車大夫”公益“坐診”和“五進義診”活動260多次,解決了數以百計的汽修疑難問題。
“黨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品牌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未來,錢進充滿信心與期望,“‘港城車大夫黨建服務聯盟’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完善機制、改進服務、提升品質,通過非公黨建與公益品牌相結合,為建設公開透明、誠信放心的汽修市場作出新的貢獻。”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