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專家初步判斷,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于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目前虎門大橋結構安全嗎?
5月6日晚7點,虎門大橋公司召開關于虎門大橋渦振記者答疑會,會上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業務總監、著名橋梁專家吳明遠介紹稱,在6日中午12點半以后,虎門大橋已經基本平息。根據目前檢測的結果,此次渦振并未影響虎門大橋的整體結構。
此次事件和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被微風摧毀一事是否相似?吳明遠介紹稱,塔科馬海峽大橋屬于顫動,與本次虎門大橋低風速下產生的渦振不同,目前虎門大橋結構安全。
6日下午,參與此次虎門大橋異常情況研判的著名橋梁結構專家、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教授葛耀君表示,從目前監測數據來看,此次虎門大橋渦振幅度絕對不會超過設計標準,并且距離標準還低得多。“大橋沒有結構安全問題,也沒有耐久性問題。”
渦振是否因虎門大橋超負荷運行?
網傳虎門大橋23年超負荷運行,與此次渦振是否有關?吳明遠稱,大橋均有荷載標準,目前虎門大橋的流量在荷載標準之內,不會存在安全問題。
葛耀君也表示,此次虎門大橋出現晃動,主要受到風的作用影響,基本上排除其他因素。
虎門大橋副總工程師張鑫敏介紹,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幅較小時不易察覺。由于近期正在針對大橋進行日常養護和檢查工作。管養單位封閉了橋梁南側的一條車道,在橋梁兩邊放置了臨時擋墻防止車撞,也就是俗稱的“水馬”,正是它使橋梁產生了渦振。在水馬撤離后,渦振情況明顯減緩。
會上,張鑫敏表示,虎門大橋的養護一直正常運行,甚至高于國家規定養護標準,“國家要求三年一次,我們提高到了一年一次。”
渦振和顫振有什么不同?
吳明遠稱,懸索橋會有兩種振動,一種會影響舒適性,叫渦振;另外一種會影響橋梁安全,叫顫振。“這次主要是影響舒適性的渦振,渦振不會對橋梁產生大的影響,如果長時間發生渦振,那么會有疲勞的問題發生,但目前大橋整體趨于平靜”。
“從我們理解是安全的,而塔科馬海峽大橋屬于顫振,是因為設計原因造成的破壞,兩架橋梁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吳明遠稱。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橋何時能完全停止抖動?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肖儀清表示,橋何時能停止抖動無法確定。 如果水馬完全拆除仍有顯著振動,則需要對虎門大橋作一次全面的檢測評估,包括橋面結構的整體性、懸索和吊桿的張力等各個關鍵性構件,評估之后才能放心。
虎門大橋副總工程師張鑫敏稱,由于受到風力和慣性的影響,一個結構振動后,不會馬上停止,但是能耗最終能消掉。目前渦振對橋梁的結構安全沒有影響。
何時通車?
對于虎門大橋是否超負荷運行,吳明遠表示,在橋梁荷載試驗標準內運行都是安全的,近期虎門大橋對大貨車等車輛實行限行,相對而言是安全的。
目前,虎門大橋橋面已基本恢復常態。為確保大橋交通安全萬無一失,虎門大橋管理養護單位已緊急開始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檢測,同時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在檢測期間,虎門大橋繼續實行雙向交通管制,恢復通行時間要等橋體全面完成檢測之后再確定。
延伸閱讀:什么是渦振?
渦振,全稱渦激振動(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起因是風流過物體截面后,在物體背后產生周期性的漩渦脫落,由此產生對結構的周期性強迫力。
渦振是一種限幅振動,不能無限發散。而且,因為長跨度橋梁的固有頻率往往較低,渦振通常也只會在風速不大的情況下發生。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