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用在大連金普新區石河街道石東線生態宜居路的建設再合適不過。石河村位于小黑山北麓,早年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里與外界聯系的道路僅僅是一條塵土飛揚的土路,落后的交通條件一直嚴重制約著石河村的發展。2003年,受益于村通油路政策,金普新區交通部門籌集資金216.2萬元,為石河村建設了全長6.412公里的鄉級公路石東線,將原寬只有三四米的土路變成了7米寬的瀝青路,石河村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條件從此成為了歷史。
把石東線全面建成生態宜居路,是目標,更是初心。按照“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思路,石東線“沿路增綠”,建設生態廊道,提升綠色生態容量,讓道路和諧巧妙的融入周邊環境。以景觀為點、以道路為軸、以民居為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支撐,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在石東線全線鋪就了一張山水相依、紅綠相融的生態畫卷,體現了具有鄉村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打造出了具有山城特色的綠化景觀大道。
公路建成后,村里建設了“東溝五坊”即:豆腐坊、油坊、酒坊、磨坊、粉坊等鄉村旅游項目。近年來又逐步開發出民宿、農家樂旅游、溫泉酒店等鄉村旅游產品,這個曾經偏遠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勝地。
2013年,石東線進行了拓寬改造。路更寬了,村民來錢的路子也更廣了。石河街道在隨后的幾年里修建了4條和石東線連接的路,即奚遲溝線、東鄧線、石東支線、湯溝線,形成了石河村的交通網絡,給石河村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依托石東線的修建,2018年石河街道投資800余萬元,在石河村沿線修建木棧道(全長2.6公里,寬2米)及吊索橋(全長110米,寬2.2米)。2018年,投資290余萬元在石東線沿線修建“東溝花街綠道”工程,栽種月季、玫瑰、燕尾、迎春等,致富的路越走越寬,當地人的生活越過越美。
從塵土飛揚的土路到寬闊平整的瀝青路,石東線的建設推動了石河街道石河村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石東線及其各支線的修建,一方面方便了石河村民的出行,更主要的是帶動了當地旅游的發展,農家院由原來的2家發展到24家,并且有14家被評為“大連市星級農家樂”,日接待能力達到6000余人,可同時容納500余人住宿。石河村通過構建通道支撐、集散銜接、基礎網絡、配套服務等旅游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旅游公路建設,持續優化旅游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路網連通和有效銜接,逐步打通了東溝的交通旅游“大動脈”。石河街道還引進了東泉假日酒店、五坊滿族風情一條街、連海書院等項目,讓游客更方便地進出東溝,助力東溝成為國家生態文化村、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和省級旅游度假區。2017年東溝共接待游客60余萬人次,實現直接經濟收入1.5個億。記者了解到,原石河村是金普新區的四大貧困村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屯通公路的修建改變了石河村一窮二白的面貌,村民的人均收入現已增加到2.6萬元,村民的幸福生活就在這條油路上越走越寬。
從脫貧致富路,到生態宜居路,石東線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蝶變。以東溝水庫為基點,植入滿族特色文化、民俗互動體驗、民族風情等元素,建設觀光木棧道、十里花溪客舍、五坊滿族特色村寨、嶺上花夕、東泉溫泉假日酒店、小黑山景區等特色主題文化區域,資源整合形成了及商業、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東溝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石河村先后獲評中國最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殊榮。榮譽背后,是大連金普新區積極探索“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張添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