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4大型企業數智化峰會·華東峰會在南京凱賓斯基酒店盛大舉行。在以“數智融合 價值財務”為主題的智能財務分論壇上,用友BIP電子憑證3.0隆重發布,聚焦企業創新三大目標,即業務敏捷、精益管理和全球運營,以電子憑證為核心,推動交易憑證全面數字化,打通交易全鏈路閉環,構筑面向數字經濟的商業網絡協同體系,全面助力企業加速數智化進程、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電子憑證試點深化 企業財務管理出現新轉型
2023年,財政部等9部委聯合推進電子憑證數據標準及試點工作,目前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覆蓋市場應用高頻的9類憑證。 2024年,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對電子憑證進行全流程常態化處理和運行做出了進一步的指示。同時在數字中國建設全面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會計憑證的管理方式也亟須變革,電子憑證的數智化轉型不僅僅在重構企業報銷入賬流程,更是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用友作為電子憑證開具及分發平臺與九部委《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服務保障單位中位列第一的服務廠商,全面參與數電發票全國推廣及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專項工作,以專業服務和豐富經驗加速電子憑證試點深化,有效確保電子憑證的落地使用,讓財務工作更綠色低碳、協同高效、自動智能,加速“電子憑證”時代的來臨。
用友BIP電子憑證3.0在已實現的“從接收到入賬歸檔端到端全流程自動化”基礎上,進一步全面推動企業交易憑證的數智化升級。以電子憑證為核心,推動交易憑證全面數字化,打通交易全鏈路閉環,從采購優化、對賬結算、數電發票、智慧財稅到支付融資,實現業財稅資檔一體化;同時,發揮憑證數據協同性,助力企業交易憑證數智化再升級,實現產業鏈協同化,構筑面向數字經濟的商業網絡協同體系,最終將電子憑證資產沉淀并轉化為企業的核心數據資產,通過數智賦能,激發企業新質生產力,驅動企業加速數智化進程、邁向高質量發展!
二、電子憑證3.0 驅動企業交易協同實現L5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電子憑證作為企業開展經濟活動的數字憑據,本質就是記錄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運動軌跡,包括但不限于其自身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業務、財務、稅務等數據信息及其在與上下游企業之間開展業務形成的訂單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數據等。
所以企業在電子憑證管理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打通電子憑證處理的全流程,推動企業內外部的數據傳遞和數據共享,更重要的是構建起在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消費者間、企業與公共組織間的可流通、易識別、可存儲、能驗證、促發展的商業網絡,同時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優化運營策略,塑造企業運營新資產、激發商業創新動!
用友BIP電子憑證3.0,正是基于這一洞察需求,為企業構建數字化、一體化、協同化、網絡化、資產化的管理平臺,實現從L1-L5級的高質量發展。
L1級-數字化,解決電子憑證全面數字化最后一公里
針對《財政部會計司關于公布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行版)的通知》中指明的9類高頻票種,用友BIP電子憑證3.0搭建總對總全通道構建電子憑證全面數字化能力,解決紙質憑證數字化“最后一公里”。 同時提供對外統一的API能力,支持企業全面匯集外部的電子憑證數據,包括合同、訂單等企業常用交易結算單據及報銷單、付款單,結算單等內部單據,從而實現電子憑證全流程、自動化、標準化處理,為企業將數據作為一種資產來進行管理和運營提供基礎和支撐。
用友BIP電子憑證3.0通過會計數據多渠道獲取、驗簽、解析、生成入賬結構化文件、上報及歸檔實現電子憑證全周期管理。通過總對總全通道能力,實現票據直連開具及接收,無需人工收集、整理票據,提升票據信息準確性,減少人工操作的時間和成本。
L2級-一體化,加速業財稅資檔一體化升級
用友BIP電子憑證3.0提供電子票據、記賬憑證、財務入賬、生成歸檔等應用,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實現電子憑證與財務憑證的自動關聯,并按照財政部及國家檔案部門的要求生成上報文件及歸檔處理,構建電子憑證從接收、報報賬、到入賬歸檔的全流程一體化閉環管理,降本增效,常態化運行,減輕財務工作負擔。
以企業商旅管理為例,用友BIP電子憑證3.0通過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向內打通業財稅資檔等各環節全流程,滿足企業費控-商旅-對私報銷-對公結算-入賬-核算-上報-歸檔全流程無紙化需求。目前已完成全類電子憑證適配,可以無縫銜接業務系統、費控、稅務、資金、會計核算及電子檔案等系統,完整實現業財稅資檔全鏈路一體化升級。
L3級-協同化,變革傳統產業鏈協同的管理模式
在實現內部業財稅資檔一體化后,企業尋求向外伸展連接。依靠電子憑證單據池內生的全產業鏈數據匯集能力,企業與企業間首先實現交易結算數據的聯通。產業鏈中各實體(供應商、核心企業、下游客戶)上線及系統融合打通,由此形成貫穿全產業鏈對賬、發票、支付、收款各環節的數據協同。通過產業鏈交易結算數據驅動,變革傳統結算流程,全自動化整個產業鏈結算流程。通過數字化、協同化、自動化、幫助企業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解除企業內耗,實現精細、合規、高質量管理。在產業鏈上積累大數據也為數據智能分析、輔助決策打下基礎。
L4級-網絡化,促進產業鏈數據互聯共筑數字商業網絡
數智時代,企業的成功不再僅僅依賴于自身的實力,更需要各方協作緊密合作。用友BIP電子憑證3.0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共贏的數字商業網絡,為企業提供與合作伙伴、供應商、客戶等各方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協作網絡。通過數據互聯,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通過商業網絡接入供應鏈上下游開具端系統及接收端系統,構建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實現了商業網絡各方數據的互聯互通。無論是商業網絡上的商機撮合、尋源比價、交易合同,還是資金結算中的發票、賬單,電子憑證都能提供實時、安全的數據支持,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安全性;企業可以輕松地獲取商機、銷售、財務等各個環節的實時數據,打破了以往的信息孤島,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提供智能數據分析工具,幫助企業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優化運營策略,提升競爭力。
L5級-資產化,塑造企業運營新資產激發商業創新動力
數據資產化是指將數據作為一種資產來進行管理和運營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了對數據的收集、整理、評估、管理和交易等環節。數據資產化的核心目的是將數據的價值最大化,通過數據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為企業或組織帶來經濟利益。在數據資產化過程中,數據不僅僅被視為信息,而是被當作一種可以交換、交易、產生收益的資產。這種資產可以是原始數據,也可以是經過處理和分析的數據產品或服務。數據資產化的關鍵在于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交換性,即數據能夠被他人使用,并在市場上進行交易。
電子憑證憑借數字化及安全認證技術,使其具備安全性、可靠性、可驗證性和可存儲性,以及在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消費者間,企業與公共組織間的交易確認特性,因此天然具備數據資產化屬性。用友BIP電子憑證3.0通過電子憑證數據資產化,企業可以優化資產管理,提高資產流動性,幫助企業塑造新的運營新資產,激發商業創新動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三、眾多領先實踐落地 加速交易憑證數智化再升級
新質生產力與數智化相結合,碰撞出了許多新模式、新場景、新火花,而已服務眾多領先企業用友BIP電子憑證3.0構建了一個開放、共享的數字化生態協同系統。通過與金融、財務、企業管理軟件等系統的深度融合和連接,實現了信息的互通互聯,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正逐漸成為企業進行電子憑證管理時的新范式,不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供應鏈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更是不斷加速電子憑證試點落地和交易憑證數智化發展!
直連通道 一站式管理
過去,火車票、紙質行程單等一直是企業員工報銷差旅費用的重要憑證。然而,根據相關管理規定,行程單必須依靠實物進行傳遞,且一票一單、遺失不補,這給企業帶來了諸多不便。若全面實行數電票,企業員工無需墊資取票,財務人員無需人工核驗,從申請、購買、結算、報銷到查驗等所有環節都可以線上操作,既可以加速流轉效率,還可以減少紙質單據,減少碳排放。
商旅云服務依托用友BIP電子憑證3.0總對總的全通道能力,實現鐵路電子客票、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數電發票(增值稅普通/專用發票)等直連開具和取票,使得整個商旅預訂后從出票到報銷流程的全面自動化,無需采集、無需經手,無需報銷。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業財一體 高質量驗收
某投資控股集團高度重視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將深化試點工作融入集團財務數字化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深化改革之中,堅持總體規劃,做好頂層設計,以“業財融合,全流程、自動化、標準化”為目標,高標準高質量高效推進深化試點工作。截至2023年底,集團已成功完成深化試點任務,達到并超越財政部規定的驗收標準。
產業協同 結算自動化
某港口集團招采中心下屬5家二級招采服務于13大板塊500多家基層單位,6000家供應商,供應鏈關系異常復雜。各類物資、服務、工程項目采購的對賬結算涉及多種模式,集團層面供應鏈結算協同平臺的全面建設拉通了業務、財務、發票、共享環節,實現了業財協同數字化閉環,實現精細且精準結算自動化、財務合規管控目標。
電子憑證試點,是促進企業自我改革的一個契機,企業可以通過廣泛關聯、深入融合,盤活企業的業財數據,積極投身財務數智化改革,早日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而用友BIP電子憑證3.0的發布,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的有力加速器,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財務轉型管理工具,更為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