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當馬拉松進入市場化時代,“草根大神”也能成為國家級頂尖運動員。
正文:
轉眼2024年已經過去一半。回顧馬拉松上半年賽季,超級馬拉松周末、扎堆“破3”,還有讓人心情激蕩的新紀錄,在無錫馬拉松上,何杰再次提速,將中國馬拉松帶入206時代。
短短一年,中國男子馬拉松全國紀錄先后3次被打破,這背后離不開馬拉松的市場化發展。不久前,體育大生意探訪了位于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正保跑步俱樂部。2023年初,這家剛成立一年的跑步俱樂部,為獎勵簽約運動員何杰、楊紹輝及其教練破紀錄,曾“一擲四百萬”,如今這家俱樂部正在養成自己的“破紀錄者”,經過三年投入,自主培養的運動員從草根運動員一躍成為國家級健將運動員,成為職業馬拉松賽道里不容小覷的新勢力。
為激勵運動員破紀錄,一年投入1400萬
2022年,彭建華、董國建雙雙突破半程馬拉松國家紀錄;2023年3月19日,何杰、楊紹輝在無錫馬拉松比賽中雙雙PB,打破塵封近16年的中國馬拉松紀錄。
而正保跑步俱樂部和這些破紀錄的運動員均有過合作。在開始了解正保跑步俱樂部前,不妨先介紹一下正保遠程教育。這家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8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DL),成為在紐交所上市的遠程教育公司,業務遍及會計、法律、工程、中小學教育、醫學、財經等多個領域。
2021年,正保遠程教育從資本市場急流勇退完成私有化。也是在這一年,隨著何平加入,正保的體育板塊也正式建立起來了。
何平是2009全運會亞軍、2010年北京馬拉松冠軍,至今他的成績仍排在中國男子全馬第49名,現在擔任正保體育公司總經理一職。由于何平是專業田徑出身,又考慮到馬拉松項目參與人口多、參與性強,最終確定了公司落子體教板塊的第一個項目——馬拉松俱樂部。
正保體育總經理何平
特別是當時有消息傳出田協即將舉辦中國馬拉松俱樂部職業聯賽,參考足球俱樂部發展,此時成立一個職業的馬拉松俱樂部,可以說恰逢其時,當時易居馬拉松俱樂部、元大都馬拉松冠軍俱樂部等已經辦的有模有樣。
2022年2月,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在云南昆明舉行了簽約儀式,通過與省隊合作共簽約11名運動員、4名教練員:楊紹輝、董國建和張德順,他們的教練張國偉擔任正保跑步俱樂部的總教練;何杰和彭建華,教練肖麗擔任俱樂部高級教練;仁青東知布,教練蘇偉擔任俱樂部高級教練;楊克古、楊曉華、何巫噶和馬秀珍教練韓剛擔任俱樂部高級教練。這樣龐大的陣容組成了正保跑步俱樂部的第一支“銀河戰艦”。
2023年3月19日,何杰、楊紹輝在無錫馬拉松比賽中雙雙PB,打破塵封近16年的中國馬拉松紀錄。30日,正保跑步俱樂部在北京舉辦了頒獎盛典,根據俱樂部獎金制度規則,給予楊紹輝及其教練張國偉、何杰及其教練肖麗,每人100萬元獎金作為獎勵。
一擲四百萬,讓整個馬拉松圈子都記住了“正保跑步俱樂部”。 正保跑步俱樂部總經理何平告訴體育大生意,其實在此之前,2022年彭建華、董國建雙雙突破半程馬拉松國家紀錄,俱樂部也給教練和運動員發放了獎金。再加上簽約費、自主運動員培養、教練員工資和訓練基地費用、以及支持各地共計1萬多名俱樂部會員訓練服裝等,公司在一年里投入資金超過1500萬元。
正保遠程教育董事長、CEO朱正東在頒獎盛典期間也再次為馬拉松打了一劑“強心針”:“由于熱愛馬拉松,我已經把之前喜愛的高爾夫運動戒掉了。馬拉松的好處不僅在強身健體,更在于鑄就精神。正保在馬拉松運動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一是為了提升專業水平;二是要帶動大眾參與。馬拉松精神之美不該是少數人受益,而是要共美其美。這是正保跑步俱樂部一直在扎實投入的源動力”。
圖左一:正保遠程教育董事長、CEO朱正東
從簽約“千里馬”,到培養自己的“千里馬”
時間匆匆一晃,轉眼三年過去。這期間,全國馬拉松賽事因疫情原因進入漫長的“淡季”,甚至有運動員15個月的時間,沒辦法參加比賽。
回想起來,不管是對運動員還是對俱樂部,這段時間都十分難熬。一方面,運動員長期只訓練不比賽是很難熬的,難免對自己的訓練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俱樂部一投入不見產出,壓力較大。
職業馬拉松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的中國馬拉松俱樂部職業聯賽遲遲未見蹤影,大多數俱樂部已經在自謀出路,或轉型對外培訓“330”,或悄悄退出市場。
正保跑步俱樂部與省隊的合作也因為這些變化中止了,如今還剩一位簽約運動員管油勝,7位自主培養運動員。
經過三年不斷投入,正保跑步俱樂部第一批自主培養的運動員已經有了很大成長。2023年,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在“一擲四百萬”的時候,也對5名實現個人成績大幅PB的自主運動員頒發了“自主培養運動員個人突破獎”,其中包括劉磊、范士慶、楊博文、王佳浩、杞朝海。
正保跑步俱樂部總經理何平透露,這些自主培養的運動員在剛加入俱樂部時,大多數只有20歲出頭,不像自己這樣從小就開始走上職業體育,而是剛接觸跑步只有一兩年時間,只有一級運動員水平(2小時32分),這個成績在業余跑圈或許還算高,但跟頂尖的運動員還有不小差距。經過正保俱樂部的兩年培養,這些運動員的水平已經達到國家健將級運動員水平(2小時20分),參加國內錦標賽,成績均在前20名。
這其中,素有勞模美譽的馬拉松名將管油勝在2023年簽約了正保跑步俱樂部,他簽約時的成績為2小時12分31秒,現在已經提升到2小時11分58秒。
“草根”00后王佳浩的成長也是一個好例子。王佳浩直到初三才開始參加職業訓練,三戰體考折戟,2021年加入俱樂部之前,他一共跑了6年多,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參加了很多,雖然拿到過一些比賽的名次,但成績一直不理想,提升很慢。全國來看,他的成績遠遠達不到前100。
但如今三年過去,王佳浩已非吳下阿蒙,成績突飛猛進。2023年11月,筆者曾在大冶馬拉松遇到王佳浩,當時王佳浩和隊友范士慶參加的項目都是半馬,都實現了個人BP,分獲冠亞軍。王佳浩那一頭跑起來就“爆炸”的頭發,給大冶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次關注到王佳浩,已是今年4月的青島馬拉松,這位年僅23歲的“草根大神”,在這一戰中以2小時15分29秒的成績獲得國內男子組全程冠軍,拿下自己職業生涯第一個最具含金量的大賽中國籍冠軍,而在中國馬拉松上半年賽季男子全馬排行里,他的名次已經提升到前30。
企業投資馬拉松俱樂部,是一筆劃算的“體育營銷”
事實證明,社會俱樂部完全可以培養出自己的“千里馬”,在這里,俱樂部承擔了運動員的衣、食、住、行,出去參加比賽、前往云南基地訓練,以及每月的工資,這些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何平稱,一年這些基礎開銷就在400萬元以上。
同時為了激勵運動員,俱樂部還常設獎勵機制,跑得越快,工資越高,還有相應的獎勵等。而日常參賽獲得的獎金,俱樂部也不會參與分成,“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臺面上來談,明明白白。讓運動員來我們這里,能安心訓練,沒有其他的后顧之憂。”
表面上看來,除了經紀合同收入,俱樂部幾乎沒有太多的盈利空間。不過,何平并不這樣認為。他談到,運動員本身就有關注度,他們的成績好,也會為正保遠程教育帶來關注度,參考日本企業對馬拉松賽事的扶持,這是一筆很劃算的“體育營銷”。同時,正保遠程教育有超過千萬名學員,正保跑步俱樂部能夠為這些學員提供跑步服務,目前已經建立起擁有1萬多名會員的大眾跑團。
長遠而言,何平希望在幫助運動員突破自我的同時,行業、田徑協會、政府等多方力量能聯合起來,探索出一條屬于馬拉松職業俱樂部的可持續道路,讓更多“千里馬”被發現。
此外,作為專業運動員出身,何平太明白馬拉松運動員對前途的擔憂,目前他正在公司的幫助下,努力探索搭建一個讓運動員退役后順利轉型的空間。
后記
回望王佳浩這一批運動員的成長,不難發現,資本的介入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正保跑步俱樂部打通了一條純業余運動員轉型職業運動員的體系化道路,給更多夢想成為專業運動員的普通人留了一扇窗。
文中提到的兩位運動員在公開采訪中,均談到資本介入職業馬拉松,對運動員破紀錄有很大幫助。管油勝曾表示:“正是由于國內有這么多場馬拉松賽事,有這么多資本投入到馬拉松運動中。我們馬拉松運動員都相信國家紀錄很快就會被打破,因為這個孵化新紀錄的時機一直在醞釀,就看誰先破殼而出。”
王佳浩在參加完青島馬拉松,接受98跑采訪時也表示,“一個是社會俱樂部,一個是體育品牌的支持,一個是高校,加上現在非常多比賽。這是一種非常完整的體系,中國馬拉松正在從只有專業體育的模式,不斷向多元化發展。我們作為運動員走在這條路上,都在越走越好”。
接連不斷被刷新的紀錄,也證實中國馬拉松市場化運作是成功的。盡管當前大多數職業馬拉松俱樂部尚未找到完全“自給自足”的商業模式,但未來隨著田徑協會與企業強強聯手,更多有利于規范市場發展的政策落地,馬拉松市場化將大有可為。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