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不息的淮河,滋養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誕育了燦如繁星的文化瑰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民間文化,承載著沿淮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呈現著淮河兩岸特色民俗風情,延續著淮河的文化基因。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與守護者,在9月16日金種子酒業建廠75周年暨金種子馥合香開窖節期間,金種子酒業將特別舉辦“淮河民俗——非遺民俗文化之夜”活動,邀請所有一起見證非遺民俗文化魅力。
左手傳承 ,做非遺的守護者、推廣者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這是首次以兩辦名義印發的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性綱領性文件,也正式宣告非遺保護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淮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淮河文化在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長期交融中形成了自身特色,擁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阜陽作為淮河之畔的明珠,擁有國家級非遺10項、省級非遺33項、市級非遺122項,總數在安徽省名列前茅。
白酒是中國文化的名片,其釀造技藝是我國人民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和貢獻。作為徽酒的代表,金種子酒的釀酒技藝也是非遺的典型,早在2012年,金種子、醉三秋酒傳統釀制技藝便入選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在金種子酒廠區至今還完好保存著七口明正德年間(1506-1522年)的古窖池,是黃淮地區現存窖齡最老、連續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大曲酒發酵窖池之一。這七口古窖池已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原第一窖”。
金種子馥合香開窖節舉辦之初,是為了讓消費者了解酒文化、讓金種子的非遺“活”起來,而隨著四屆的舉辦,也逐漸演變成為了阜陽市的一張城市名片。今年更是增設了“淮河民俗——非遺民俗文化之夜”活動,當非遺與非遺鏈接起來,煥發出來的活力與生命力必將呈現出1+1>2的效果。
右手創新,探索酒類新世界堅定旗手
近年來,隨著人們日益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以及對白酒色香味格的不斷追求,打破香型壁壘,在工藝或風味方面融合創新,成就新的香型,成為中國白酒技術創新、風格創新的重要方向。其中,金種子馥合香在香型融合方面極具代表性。
成功的背后是金種子酒在馥合香型品類研究上“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從2012年與江南大學合作推進馥合香白酒研發,到2019年《馥合香型白酒》獲批安徽食品行業協會團體標準、2020年“中國馥香白酒研究院”揭牌成立、2023年中國酒業協會金種子馥合香科技研發基地成立,再到2024年《金種子馥合香白酒》團體標準批復,金種子跨越了多個白酒調整周期。
十多年來,金種子人始終堅持“匠心釀造美好生活”,這是刻在金種子基因上的“種子力量”,也是推動金種子不斷向上生長的“中國力量”,使之一步步成長為馥合香品類標準的制定者和領導者。
金種子馥合香從選糧、制曲到上甑……都由金種子酒業的12位工匠大師領銜釀制而成,其釀造原料的復合性、曲類菌種的多樣性、工藝流程的復雜性、香味成分的豐富性均首屈一指,具有獨特“芝頭、濃韻、醬尾,一口三香”的品類風格,開辟了專屬的消費賽道,開創了徽酒品質的新表達。
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金種子馥合香開窖節,可以讓消費者沉浸式體驗馥合香的“前世今生”,也是金種子酒對自身品質與品牌的自信彰顯。
在今年的開窖節上,金種子酒業還將攜手孫楠、陳慧琳、齊秦、葉世榮、烏蘭托婭、李曉杰、戴羽彤一眾明星大咖,奉上一場精彩絕倫的“金種子馥合香群星演唱會”,這也是第五屆開窖節的壓軸驚喜。9月16日晚,金種子酒業白酒生態釀造科研基地,我們不見不散!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