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孕育了無數的夢想與希望。而在這片土地上,有一群追夢人正以教育為橋梁,連接過去與未來。他們是建設者,也是創新者,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在教育的海洋中探索、開拓。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這樣的追夢人——思明育才教育集團的創始人張科,以及他帶領的思明育才如何在教育行業中嶄露頭角,成為緩解學歷焦慮、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
以夢為馬,執著前行
張科的故事始于2006年,一個滿懷憧憬的青年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待,踏上了北京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土地。這里的繁華與活力,以及濃厚的教育氛圍,深深吸引了他。在高校林立的學院路,或是充滿書香的文化街,張科都能感受到一種追求知識、追求進步的精神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他萌生了投身教育事業的念頭。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這是張科深信不疑的真理。在他的家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他深知教育對于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因此,當他有機會來到北京求學時,立志要把握這個機會,不僅為了自己的未來,更是為了將來能夠為更多人提供改善教育環境。
在“初心”指引下,張科開始了他的教育創業之旅。他知道,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希望、傳遞價值。因此,他從創業之初就堅持“吃苦”精神,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明育才教育集團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家專注于18歲以上學員的留學、學歷提升、軍隊文職、國央企培訓等多元化教育服務的機構。
堅守初心,探索多元教育路徑
2014年是線下培訓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資本涌入,大量的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對高質量教育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各類教育培訓項目層出不窮,從語言培訓到職業技能,從學術教育到素質拓展,涵蓋了各個領域。
與眾多創業者的選擇不同,張科向來喜歡走不同尋常的路。“雖然在教育行業這么多年,但我有些抵觸做K12培訓,在我看來,K12充滿了焦慮。舉個例子:K12的英語培訓常會把3年的課程拉到6年,浪費了孩子3年的時間,也浪費了家長的錢,但孩子的進步是很慢的,這也會更加加劇家長的焦慮。”
誠然,在“雙減”政策大棒重擊下,再次證明了張科選擇創業賽道的敏銳性。隨著資本退潮,市場回歸理性,資本催化市場運作的教育機構也退出舞臺,讓整個行業有序回歸教育本質。
憑借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對市場需求的洞察,思明育才教育集團嶄露頭角。在堅持教育公平化、教育普惠化、教育精細化信念的道路上,張科帶領思明育才教育集團不斷探索和實踐,以實際行動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致力于為更多學員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公平、普惠和精細的教育服務,讓用戶不踩坑,讓學員不交智商稅。”
如今,無論是對于初入職場,還是對于希望提升自我、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年輕人,教育和職業選擇都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環節。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許多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焦慮。
為此,思明育才教育集團不僅提供了軍隊文職、在職碩士等服務,還推出了名校留學項目,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教育路徑,為廣大學子打開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
合作共贏,共創美好未來
聚陽才能生焰,攏指才能成拳。從最開始創業的一個人,到如今成長為近300多名員工的規模企業,張科始終堅信合作的力量。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合作共贏的理念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也促使張科積極推動“合作共進”。
這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更是一種智慧的選擇。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單打獨斗往往難以取得長久的發展。而通過合作,可以匯聚各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共同應對挑戰,才能更好抓住機遇。
張科表示:“在北京的求學經歷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可能性。我希望通過思明育才的努力,為更多人創造公平的教育機會,實現服務交付與用戶選擇的共贏,用戶選擇我們,我們定不會辜負。只有在合作共進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不斷進步,繼續創新,提供更多元的教育服務。”
為此,張科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分享彼此的經驗和知識,攜手解決遇到的問題,共同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如今,思明育才教育集團在張科的帶領下,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教育服務機構。思明育才教育集團的成立,不僅體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執著,也是張科對教育初心的堅持和對未來的承諾:教育應做到與時俱進,只要社會有需要,只要學員有需求,我們都會以初心交付。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