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頭曾經沉睡的雄獅,在歷經無數風雨的洗禮后,如今已然以雷霆萬鈞之勢覺醒!
從古老的傳說時代到輝煌的封建王朝,從近代的艱難抗爭到現代的飛速發展,每一個歷史階段都見證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悠悠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終閃耀在世界的舞臺,屹立于世界之巔峰。在思想領域,孔孟之道所倡導的仁愛、禮義影響深遠,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還傳播至周邊國家,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價值。
在科技方面,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文學藝術方面,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猶如一座豐富的寶庫,展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深邃的智慧。中國書畫的歷史猶如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長河,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用簡單的線條和符號在石壁、陶器上記錄生活與表達情感,這可以視為中國書畫的萌芽。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以其古樸而神秘的形態,展現了早期文字書寫的獨特魅力,為后世的書法發展奠定了基礎。
進入秦漢時期,篆書、隸書逐漸成熟,李斯的篆書,規整嚴謹,體現了大一統王朝的威嚴;漢代隸書則在筆畫的舒展和形態的變化上有了顯著進步,其字體秀美生動,筆畫流暢婉轉。漢代繪畫題材豐富多樣,涵蓋了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現實生活等諸多方面。從田間的農耕到市井的貿易,從貴族的宴樂到平民的歌舞,無一不被畫筆記錄下來。這些作品讓我們得以窺見漢代社會的百態,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畫展現出獨特而迷人的魅力。王羲之的行書飄逸灑脫,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僅在技法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更在情感的抒發和意境的營造上獨具匠心。王獻之的書法則在其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筆勢更加奔放灑脫,展現出一種豪邁不羈的氣質。在繪畫方面,佛教的傳入為繪畫帶來了新的題材和表現手法。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色彩絢麗,構圖宏偉。顧愷之的人物畫獨樹一幟,他注重人物神態和氣質的刻畫。其作品《洛神賦圖》,人物形象生動逼真,洛神的美麗和飄逸呼之欲出,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如夢如幻的浪漫氛圍;同時他提出的“以形寫神”理論,對后世繪畫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宋時期,中國書畫達到了鼎盛。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書法大家,各自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氣勢磅礴;歐陽詢的楷書嚴謹工整,法度森嚴。在繪畫方面,吳道子的人物畫線條流暢,富有動感,有“吳帶當風”之美譽。宋代的書法注重意趣,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的作品各具特色。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精致細膩,工筆與寫意相結合,展現出極高的藝術水準。
明清時期,書畫流派眾多,風格各異。董其昌的書法和繪畫追求平淡天真的意境;徐渭的大寫意花鳥畫則豪放灑脫,極具個性。
中國書畫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精神內涵的重要載體,承載著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感與智慧,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審美觀念。它不僅在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也獨樹一幟,散發著永恒的魅力。
自 1840 年那場慘烈的鴉片戰爭起始,中華民族便被卷入了黑暗的深淵,我們飽嘗了長達百余年的屈辱。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侵,西方列強憑借著堅船利炮強行炸開了中國的大門。侵略者肆無忌憚地傾銷鴉片,致使無數國民身心遭受重創,社會風氣敗壞,國家經濟陷入混亂。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列強紛至沓來,肆意瓜分中國領土,無情踐踏中國主權,致使我堂堂中華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在這百余年的屈辱歷程中,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自信被摧殘得體無完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即便在如此黑暗的歲月里,英勇不屈的中華兒女從未放棄抗爭,從未停止追求自由、平等和獨立的腳步。無數的革命志士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贊歌。
1949 年,在那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偉大的領袖站在宏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上,以豪邁而堅定的姿態,向全世界發出了莊嚴的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那一刻,陽光灑在天安門廣場上,金光熠熠。偉大領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仿佛穿越了時空的壁壘,響徹云霄。這聲音飽含著無數中國人民的期盼與渴望,承載著為了新中國成立而英勇奮斗、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的遺志。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建立了嶄新的人民共和國。天安門城樓上的這一莊嚴宣告,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開啟了屬于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
回望歷史長河,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而不屈,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華夏文明在無數次的挑戰與機遇中不斷前行。無論是抵御外族入侵時展現出的英勇無畏,還是在文化交流中展現出的包容與開放,都充分證明了華夏文明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華夏文明正以嶄新的姿態,在世界巔峰繼續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100 多年前,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就曾極具前瞻性地說道:中國是頭沉睡的獅子,它一旦醒來,世界將為之顫抖!
2014 年,在中法建交 50 周年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大會上,中國人民的最高領袖,同樣鄭重而莊嚴地宣告:中國睡獅醒了!但它是一個文明、善良的獅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中華民族逐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讓中國與世界各國緊密相連,共同發展;高鐵技術的領先,讓中國的交通更加便捷高效;5G 技術的突破,讓中國在通信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偉大的東方大國,統一即將到來!這是歷史的必然,是民族的心聲。在實現統一的道路上,盡管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筆勝于劍,智慧與和平的力量終將戰勝一切阻礙。如今,中國國運昌盛,勢不可擋,正如那覺醒的雄獅,再次發出震撼世界的怒吼!這怒吼,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堅定追求,是對民族復興的強烈渴望,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卓越貢獻!
我不是歷史學家,也無意在此妄評歷史,這些只是我在郭泰來先生的最新作品《覺醒(怒吼)的雄獅》中讀到的看到的歷史和思想;其實遠不止這些,只是因為本人的學識淺薄無法看到更深遠的思想內涵,也許學識淵博的您會看到更多......這便是可以稱作“歷史的畫卷”式的作品!
只覺得,郭泰來畫獅,大不同!(何厚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