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年產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項目3#車間提前6天封頂側記
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廈鎢金龍年產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項目3#車間工程坐落于包頭稀土高新區朝陽路以東,騰飛大街以南,凌云路以北,星輝路以西。建筑面積20167.86平方米,主體為單層門式鋼結構,附屬為局部一層、三層混凝土框架結構,高度16.1米,最大單跨跨度43.1米;連廊為混凝土框架結構,高度10.8米,最大單跨跨度13.5米。本工程作為包頭市全力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重點工程,建成后,將有力促進包頭市稀土深加工及應用產業的一體化發展,實現稀土資源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
大干60天,沖刺全年旺。項目團隊切實增強沖刺攻堅全年目標任務的責任感、緊迫感,明確任務、梳理重點、倒排工期、責任上肩、強化執行,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舉措、 更加優良的作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錨定目標,鼓足干勁,全身心投入到“大干 60 天、沖刺全年旺”的熱潮中,以提前6天封頂的優異成績,為工程早日完工跑出加速度。
智能化建造助力“強筋壯骨”
BIM賦能“強”保障。中國二冶充分運用BIM技術,推動全專業、全過程、全方位應用BIM技術指導現場施工,通過施工階段深化BIM模型,及時發現施工圖的潛在沖突并提出施工技術優化解決方案,推動項目現場高效履約。在項目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大跨度鋼結構安裝作業中,通過BIM施工深化,大大縮減了施工工期,并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三維技術交底,為工程提前封頂提供了數字化技術保障。
數字管理“提”效能。項目充分發揮數字化管理在項目施工階段的優勢,通過采用依托智能感知設備和云物互聯技術的智慧化工地應用等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算的方法,對施工現場人員、設備、物料、流程、環境等核心要素進行智慧化管理,為施工現場綜合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大大提高工作效能。連日來,項目部突破工期緊張、結構形式復雜、交叉作業繁多、危大工程作業體量大等重重困難,克服包頭地區10月份多雨水、大風等惡劣天氣,采取兩班倒通宵作業的施工方法,掀起“搶工期、保節點、保履約”施工熱潮,大干快上,頑強拼搏,僅僅用35天完成土方開挖,墊層、基礎、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大跨度鋼結構吊裝等施工任務,比網絡工期提前6天實現封頂目標,收到業主表揚信。
綠色低碳推動“做儉促加”
項目部深入踐行“厲行節約 勤儉辦企”理念,賦能精細化管理。
“節”盡所能。項目策劃階段即明確“節水、節地、節材、節能、節時”綠色建造量化指標,采用第二次周轉使用的辦公生活廂房,場區建設本著綠化為先的原則,有效減少了場地硬化及復墾工作。項目圍墻基礎、消防泵房采取永臨結合方式;場內用電、用水全部采用節能型燈具及龍頭,切實通過精打細算,物盡其用,打好降本增效攻堅戰。同時,“節”約工期,使用廢舊鋼筋、模板制作雨水箅、防護蓋板等防護措施,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確保有效施工期內“大干快上”節約工期。
“硬核”力量匯聚紅色動能
項目黨支部持續深化“黨旗飄揚、黨徽閃光”行動,推進黨建與項目攻堅的有機融合,以黨建“硬核”力量為鑄造一流品質工程注入強大“紅色動能”。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錨定工期目標,層層分解,精心編制月、周、日進度表,通過項目團隊協同聯動,各工序穿插作業,保證工作面火力全開、滿負荷施工,效率與質量齊頭并進。項目部黨支部開展“黨建+隊伍建設”,激活人才“強引擎”,通過開展師徒結對工作,以“傳經驗、教知識、帶業務”的方式,引領新員工走好上崗第一步。同時,充分運用中國二冶重點項目學習資源,以“學業務、強技能、當先鋒”為重點,結合實際與重點項目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現場觀摩、交流學習等方式不斷提升黨員能力素質,推動黨員先鋒模范帶動職工群眾萬馬奔騰。
萬丈高樓平地起,方寸之間鑒初心。中國二冶將始終踐行央企責任擔當,以“五大核心要義”為指引,以一流的履約能力,錨定目標,全力智造“高質化稀土基地”,為鹿城包頭培育新質生產力貢獻駐地央企力量。(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 李玲)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