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基于智慧機場的建設項目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研究”順利通過由國家檔案局科技信息化司組織的會議驗收。
2022年5月,該項目正式入選2022年度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計劃,由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指揮部、國家檔案局經濟科技檔案業(yè)務指導司、中國民用航空局檔案館、上海普華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微柏軟件股份有限公司5家單位共同承擔項目研究工作。項目依托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旨在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民航建設工程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驗收會議由國家檔案局科技信息化司負責人主持,并邀請來自中山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東省檔案館、山西省檔案館、深圳市檔案館等單位的5位檔案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項目進行驗收評審。
會上,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觀看系統(tǒng)演示、實地考察、審閱材料和質詢,一致認為項目組完成了既定研究內容,項目成果滿足技術指標要求,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中的實踐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出的實施方案打通了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流程,提高了工程檔案管理與利用效率。
“基于智慧機場的建設項目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研究”項目研究內容
該項目搭建了民航專業(yè)工程資料管理系統(tǒng)和滿足多門類電子文件全生命周期單軌管理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tǒng),通過系統(tǒng)集成,實現(xiàn)了符合民航行業(yè)標準要求的工程資料電子文件在線生成、歸檔;
創(chuàng)新性地將民航行業(yè)標準《運輸機場建設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中的技術用表運用于所開發(fā)的民航專業(yè)工程資料管理系統(tǒng),首次實現(xiàn)運輸機場建設工程電子文件統(tǒng)一編碼、高效數據定位、有序海量數據組織、多維表格數據關聯(lián);
對當前機場建設中應用較為普遍的BIM技術產生的電子文件歸檔方法進行了初步研究,為后續(xù)實現(xiàn)新技術下電子文件歸檔工作奠定了基礎。
經專家組評議,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對項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后續(xù)工作明確了努力方向和改進路徑。國家檔案局科信司負責人指出,該項目較好地實現(xiàn)了項目成果的轉化與實際運用,對數據的結構化處理為后續(xù)檔案智能利用奠定了基礎,希望項目承擔單位根據專家意見建議積極改進現(xiàn)有成果,成為國內運輸機場建設項目檔案工作信息化轉型具有推廣價值的典型案例。
微柏軟件全過程支撐科技項目開展研究工作,搭建民航專業(yè)工程資料管理系統(tǒng)和電子檔案管理系統(tǒng)。憑借豐富的行業(yè)實踐經驗與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微柏軟件全程參與《運輸機場建設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的統(tǒng)稿工作,應用可靠CA電子簽名技術,將規(guī)程用表電子化并應用于民航專業(yè)工程資料管理系統(tǒng),打通智慧機場建設項目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內容來源于:民航局檔案館、廣東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
微柏軟件是工程電子檔案領域的先鋒開拓者與標準推動者,在電子檔案管理領域始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 試點工程經驗豐富且廣泛
國家檔案局建設項目
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試點項目
國內首批
——廣東深中通道(已通過驗收)
第三批
——天津塘承高速公路(已通過驗收)
——江西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已通過驗收)
——廣東黃茅海跨海通道(已通過技術驗收)
——廣東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已通過技術驗收)
國內首批政務電子檔案“單套制”試點項目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已通過驗收)
• 多項國家級課題支撐
多次榮獲國家檔案局優(yōu)秀科技成果獎
《交通工程項目電子檔案標準及系統(tǒng)研究》
《電子檔案長久保存中數字簽名技術的應用研究》
《電子檔案交接過程中的信任機制研究》
《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交通建設項目電子檔案全域管理體系及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基于智慧機場的建設項目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研究》
《工程電子檔案單套制中可信結構化數據全過程管控與檔案資源管理機制一體化研究》
《建設項目電子檔案單套管理策略和主要技術要求研究》
《基于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的軌道交通工程數據歸檔研究》
• 首批國家檔案局重點實驗室認定
2023年,微柏軟件聯(lián)合中山大學、廣東省檔案館、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等單位共建“數據歸檔與檔案安全國家檔案局重點實驗室”。
• 與高校攜手深化產學研合作
2024年,微柏軟件與中山大學共建“中山大學-微柏軟件 工程電子檔案聯(lián)合研究中心”。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