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浪漫的玫瑰花海之中,黃麗美和幾位姐妹舉起手機自拍,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我以前總覺得自己是農民,化妝離我很‘遙遠’,幸好參加了這次培訓,讓我們明白原來女農民也可以這么‘美’。”
黃麗美口中的“培訓”,正是由中國婦女報社(全國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和莎蔓莉莎美容集團聯合發起、《農家女》雜志社主辦的“中國婦女報·莎蔓莉莎鄉村振興助力巾幗項目”。1月15日,在海南省婦聯和三亞市婦聯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走進海南省三亞市博后村亞龍灣國際玫瑰谷,為當地婦女送上一堂頗具特色的“個人形象提升課”,黃麗美主動報名參加了培訓。
“自2021年項目啟動以來,先后走過四川大涼山梭梭拉達村、陜西咸陽袁家村、江西景德鎮瑤里村等鄉村,今天又在亞龍灣玫瑰谷落地,這是美好事業的延續。”莎蔓莉莎集團黨支部書記李新蘭說。
手機拍照、視頻記錄……一堂課下來,臺下的婦女聽得入神;而在隨后的實操環節中,她們的笑顏如同手中的玫瑰般綻放。“孩子結婚我都沒化過妝,今天這是第一次。”李玉梅笑著說,“生活越來越美好,真沒想到我自己也能有‘變美’的機會。”
亞龍灣國際玫瑰谷常務副總經理王碩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2009年,玫瑰谷在博后村租下了2700多畝鹽堿地,推動玫瑰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并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逐步帶動當地村民吃上了“玫瑰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話給當地鄉親們帶來巨大鼓舞。博后村依托生態旅游、特色民宿等產業,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我們的員工有70%是女性,其中很多都是附近的村民。希望這次公益培訓能鼓勵她們繼續追求美麗、追求美好,和玫瑰谷一起變得更美。”王碩說。
莎蔓莉莎集團全國CEO竇麗麗表示,20年前,莎蔓莉莎從濟南起步,逐步發展成為遍布全國88個城市、坐擁千家門店、員工達2萬余人的行業“領頭雁”。20年間,企業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莎蔓莉莎創立以來的‘第一桶金’就全部用于公益事業。”竇麗麗告訴記者,企業累計捐款金額已超過千萬元,“中國婦女報·莎蔓莉莎鄉村振興助力巾幗項目”更是通過一系列公益培訓課程,讓農家女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同時更加美麗、健康、優雅。
竇麗麗介紹,隨著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莎蔓莉莎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開啟了生活美容+醫療美容“雙美驅動”的創新模式。此外,作為一家以女性為主體的企業,莎蔓莉莎堅持將人才培養放在首位,通過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全力打造女性成長與發展的搖籃,助力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為廣大女性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和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
“無論是初入職場的年輕女性,還是渴望轉型發展的成熟女性,都可以在莎蔓莉莎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并通過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完成自身能力和價值的提升。”竇麗麗說:“20年,是一座巍峨的里程碑,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起點,莎蔓莉莎將繼續肩負社會責任,以科學合理且富有前瞻性的發展戰略,帶領企業穩步前行,讓更多女性能夠在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的舞臺上綻放屬于她們的光芒。”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