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馬涌1號泵站過江壓力輸送管工程現場傳來捷報,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廣州市水務領域首條長距離下穿珠江頂管順利貫通,為項目全線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江頂管一次頂進537米,埋深25米,施工難度大,地質條件復雜,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突出,是整項工程的“硬骨頭”。此次順利貫通,彰顯了項目團隊在復雜施工環境下的高超技藝與卓越技術實力。
技術攻堅 科技研發破解施工難題
下穿珠江頂管涉及復雜巖石地層、高水壓環境、小口徑長距離頂進等棘手工況,施工過程中面臨機頭抱死、刀盤超扭矩、狹小空間開倉換刀、軸線控制精度要求高等技術難題。針對這些難題,項目開展技術攻關,對泥水平衡破巖頂管機進行了大幅的改造升級,實現了三大核心技術突破,為該頂管段順利貫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賦能 數字孿生助力精準管控
項目依托公司在研住建部課題——地下工程智慧工地系統,部署智能化傳感系統,實時采集頂管機各項關鍵數據,自動調控頂進參數以確保施工精度,通過動態監測與算法決策達成施工精準控制。頂進時借助計算機模擬機頭狀態,實現動態感知實時調控機頭姿態,偏差超5毫米實時糾偏,通過高頻次小幅度糾偏確保全線頂段精度偏差穩定在40毫米內。
勇挑重擔 匠心團隊鑄造標桿工程
在馬涌1號泵站過江壓力輸送管工程建設中,面對珠江復雜地質環境與工期緊迫的雙重挑戰,項目通過穿透式管理精心規劃施工流程,確保每個施工環節都能精準無誤地推進。
廣州市水務領域首條長距離下穿珠江頂管順利貫通,為今后跨江管道工程建設提供了全新且高效的解決方案。該項目建成后,全面承載區域污水輸送,有效解決海珠區洪德分區污水輸送、老城區雨季內澇、管線交錯安全隱患等問題,大幅提升污水處理系統運行安全性,為區域水環境改善和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大動力,更將推動珠江東西兩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助力廣州建設“海綿城市”與“智慧城市”雙示范工程。(陳德順、聶瑩、陶海云)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