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武漢,很冷!室外溫度只有幾度,霧霾罩城、陰云不散。
2月的武漢,很疼!封城十多天,新冠肺炎病患數據還在攀升。
3日,劉煜簡單吃完了早飯,在父母關愛的目光中,認真穿戴好口罩,來到武漢市漢陽江欣苑社區服務中心,開始了他志愿者的新一天。
社區志愿者的要求并不低,35歲以下,身體健康,上崗兩周前沒有密切接觸新冠肺炎患者,組織性強,服從指揮。
志愿者們需要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及時掌握群眾需求,做好人員登記、體溫測量、信息收集、人員隔離、秩序引導、分類篩查、物資代購等便民服務。
33歲的劉煜,是長江武漢航道工程局的一名項目副經理,本來可以在家里正常春節休假的他,經過半個月的自我隔離,成功申請成為一名社區志愿者。
這是他成為社區志愿者的第三天。
洶涌的疫情面前,社區,成為醫院與病患之間的第一道“防火墻”。
1號、2號、3號……
每一天,劉煜都會直面社區高熱的重癥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申請住院的懇求與哭鬧。
每一天,他也會直面社區居民口罩、消毒液、藥品等醫護用品缺乏,發熱病人隔離購物、購菜不便等種種難題。
接聽電話、接待來訪、上門走訪、慰問老人、測量體溫、核查病患、上報信息、接送病患、接受捐贈、派發物資……
在社區工作者的指導下,劉煜和另外3名志愿者每天忙得團團轉。
缺口罩、缺防護服、缺消毒液、缺藥品,分到社區的醫護物資少得可憐。這僅有的物資還要滿足社區的隔離病患、老弱病殘居民。
缺人手、缺手段、缺車輛、缺專業知識、缺醫院資源。面對社區的重癥肺炎患者、疑似肺炎患者、發熱病患,志愿者們盡量安撫情緒,提供幫助,輕癥居家隔離,重癥聯系醫院,利用志愿者的車輛進行送診。
志愿者們戴著醫護口罩、穿著志愿者聯盟的“紅馬甲”,像一團團火穿行在寂靜清冷的社區里,帶給社區病患生的希望與愛的溫暖。
“很難,真的是太難了!社區工作是在用自己的身體緩沖醫患矛盾。”劉煜的這句話讓人不禁淚目。
這一天,武漢一名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志愿者,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在網上刷屏。
這個消息,劉煜也收到了。
記者不禁問:“真的不害怕,不擔心嗎?”
劉煜的問答很硬核:“我已經作好最壞的打算,父母親也有了心理準備。他們不支持,也不阻攔,尊重我的決定。”
誰的身后,沒有一大家子。劉煜的家里,也有90多歲的外婆和60多歲的父母。父母尊重的背后,蘊含著厚重的支持與擔當。
“每天回家,我第一件事是從頭到腳換下全身的衣服,再洗一個熱水澡,進行清洗和消毒,這樣我才能安心和親人們面對。”劉煜這“鋼鐵直男”也流露出溫情的一面。
“為什么在武漢疫情這么嚴峻的時期,申請做社區志愿者?”這是記者一直想問的問題。
“現在武漢很難,醫院很難,社區也很難。作為武漢人,航道人,年青人總想做點什么,為國家出一份力,為社區減輕一點負擔。”
記者心里浮現出一句話,“我們之所以贊頌勇氣,是因為我們人類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愛和希望比病毒更有力量!志愿者,用年輕的身軀阻隔生死,用溫熱的心點燃寒冬。
2月4日,立春,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患,武漢迎來了久違的太陽。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