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個月的4艘之后,11月16日,丹麥船東Celsius Shipping又在韓國三星重工增訂2艘18萬立方米級LNG船。
這也是Celsius Tankers今年10月與三星重工簽訂的4艘18萬立方米級LNG船建造合同中的備選訂單。至此,Celsius Tankers今年以來已在三星重工訂造了6艘LNG船。
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球共有62艘LNG船舶訂單。LNG船市場緣何如此火爆?這從需求、規模、訂單多方面可以窺見其火爆的原因。
需求升級推動LNG海運猛增
天然氣價格已經越來越走向全球化,越來越獨立于石油體系之外,這既是能源轉型從量變到質量的標志,也是能源轉型出現拐點的信號,推動全球LNG貿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方面,LNG的長協貿易更加得到重視。11月4日,中國石化與美國維吉液化天然氣公司(Venture Global LNG)簽署了為期20年、400萬噸/年的LNG長期購銷協議。此前,中海油與卡塔爾石油公司簽訂為期15年的長約,每年從卡塔爾增加進口350萬噸LNG。嘉能可和切尼爾新簽的購銷協議為期13年、每年約80萬噸。
付剛峰認為,冷冬來臨前,歐洲、東北亞很多國家先后陷入了“氣荒”,中國卻能夠始終保持供應穩定,凸顯了提前布局LNG船隊的戰略高度和長協貨源的價格優勢。同時,船貨綁定的經營模式也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影響下,美國和北亞之間的天然氣價差進一步擴大,而歐洲的補庫周期落后于正常水平,LNG市場將出現一場結構性的供需錯配機會。各國爭搶LNG現貨份額,短期內會給現貨市場上有LNG運輸船的船東帶來可觀的收益。
相比于管道氣高昂的基礎設施投入成本、單一的貿易合同,LNG憑借較低的前期投入成本、運輸成本,靈活多樣的貿易合同形式以及開放的LNG接收站第三方準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優勢,在最近幾年成為中國應對環境變化最為堅實可靠的“香餑餑”。
在全球貿易市場的劇烈震蕩影響下,LNG海運市場版圖進一步擴張。有航運經紀機構預測,2021-2026年全球LNG船運需求復合增長率預計可以達到8.1%。
全球LNG船隊規模首突1億立方米
LNG市場今年創下多項新紀錄,包括近幾個月飆升的天然氣價格,以及今年年初的即期運費。相比之下,LNG船隊運力趨勢的關注度相對較少,但其近期也開啟了新的里程碑。2021年1-9月LNG船交付量達到800萬立方米的高位,推動LNG船隊規模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
LNG市場現貨價格猛漲。今年10月,在全球能源緊張和天然氣庫存不足等原因的推動下,亞洲LNG現貨價格大幅飆升,上半月平均價格為33美金/百萬英熱單位(2020年平均價格僅為4美金/百萬英熱單位)。
即期運費飆升。今年年初,由于東北亞國家地區持續強勁的需求,以及自去年年末巴拿馬運河擁堵加劇,LNG船即期運費在年初升至歷史最高水平(174K立方米LNG船即期運費達21萬美金/天)。截止10月22日,運費再次升至19.5萬美金/天,且短期內前景仍然樂觀。
船隊運力大增。2021年初至今,LNG船的交付量同比增長78%,達到790萬立方米(主要受到2018年大量新簽訂單的支撐,成為有記錄以來1-9月同期最大交付量),LNG船隊運力迅速擴張,較年初增長了8%,達到1億立方米(665艘)。
2025年LNG船隊規模將超過VLCC!
克拉克森最新研究表明,到2025年,在全球能源結構比例會發生變化中,運營的LNG運輸船的船隊規模可能會超過VLCC船隊。
今年LNG船的訂單數量激增,交付量創紀錄,這使得LNG船隊成為2020年代全球商業船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2018年,全球造船市場上LNG船訂造成績格外搶眼。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成交大型LNG船達到66艘,超過2014年的65艘,卡塔爾的Nakilat公司分別為2018年全球最大的LNG船東國和全球最大的LNG船船東。
2018年LNG船訂單激增源于當時世界各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增長。LNG作為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越來越大,尤其是中國,2017年中國政府推行的轟轟烈烈的“煤改氣”工程,則加速了這一趨勢,LNG運輸市場得以好轉。
而今年是繼2018年以后的再次新高,LNG船交付量同比增長78%?死松芯糠⻊展镜臄祿@示,2021年的前9個月新交付運力創下800萬立方米的新高。
VesselsValue的數據顯示,船舶交易市場中目前有837艘VLCC在運營。665艘LNG現有船舶加上龐大規模的訂單量,使得克拉克森研究服務公司在其最新的周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LNG船的數量將會超過VLCC。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