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身披“‘絲路海運’首航”紅色長幅的“中遠泗水”集裝箱輪汽笛長鳴,緩緩駛離廈門港海天碼頭。這標志著國內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福建省“絲路海運”正式啟動運營,也標志著福建省在推進“海絲”核心區建設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絲路海運”開行以來,已有南昌鐵路集團、俄羅斯遠東等60余家航運、港口、陸地港、貨運、供應鏈管理等相關企業加入聯盟。
推動對外開放構建新格局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表示,開行“絲路海運”,是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的一件大事,將進一步促進航運物流要素集聚,加快構建與“中歐班列”無縫銜接、相得益彰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新通道,推動“海絲”核心區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絲路海運”運營平臺依托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發起組建,是國內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絲路海運”將堅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吸引國內外港口航運物流企業參與。
為共創“絲路海運”發展新模式,共享“絲路海運”發展成果,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絲路海運聯盟”的倡議,希望匯聚港口、航運、貿易、物流、供應鏈、金融、信息等行業以及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的集體智慧,在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的過程中,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共同為海運創新、企業發展、項目投資以及貿易促進提供合作平臺,并在廈門設立專門的聯盟秘書處,協同推動“絲路海運”高質量發展。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平認為,此次發起的聯盟,最大特色是要打造一個生態圈,連接海陸物流。據介紹,“絲路海運”首航集裝箱輪執行的是中國——菲律賓航線,從廈門港出發后,將依次停靠馬尼拉南港、馬尼拉北港,3天就能抵達菲律賓八打雁港。運營方表示,包括首航航線在內總計16條“絲路海運”航線將在今年6月底前陸續開行,覆蓋東南亞及中東的13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24個主要港口,航商也囊括了全球知名航運企業,是福建熱門的“海絲”航線。
織密“海絲”港航物流網絡
福建擁有“六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建自貿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疊加優勢,廈門則是經濟特區、“海絲”支點城市、對臺航運主要口岸、國際航運中心、自貿片區、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全國物流節點,具備大力發展“絲路海運”的各項政策優勢。
數據顯示,目前廈門港開通集裝箱航線140余條,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廈門共有相關海上航線57條、空中航線20條,廈門中歐班列通達12個國家30多個城市,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無縫鏈接,這為開行“絲路海運”奠定了堅實基礎。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表示,“絲路海運”在廈門率先開行,必將更加有利于推動廈門市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對外開放,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海絲”重要支點建設,廈門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港航基礎設施,優化航線網絡布局,持續提升廈門港輻射內陸的服務能力。
以星綜合航運(中國)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陳志欽介紹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國內航運企業積極響應,開辟了大量“海絲”航線,大幅提升了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但大多是單兵作戰,缺乏資源整合。而“絲路海運”平臺是融入了政府、物流、航運企業、貿易商等系統性的平臺,航商加入這個平臺可以更好地吸收新的資源和政策,對自身發展創造良好機遇,對絲路平臺建設也起到推進作用。
打造國際貿易航運服務新平臺
福建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福建省將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做好“絲路海運”工作,充分發揮扶持政策激勵效應。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向投資貿易項目,深化友好港交流與合作,引導福建省港口企業參與非洲東岸、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港口建設和經營。加大“海絲”航線培育力度,優化拓展航線布局,輻射帶動中西部省份增強與東南亞地區經貿交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絲路海運”平臺運營方表示,“絲路海運”將堅持提質增效、創新驅動,力爭通過3個階段努力,強化品牌效應,促進要素集聚,打造國際貿易航運服務新平臺。
在工作啟動階段(2018年底到2019年6月底),統一“絲路海運”標識,持續吸引更多的航商和航線加入;在拓展階段(到2020年底),與境內外港口、航運企業的聯動更加密切,與內陸省份的海鐵聯運更加通暢,與沿海港口的“水水中轉”更加高效,形成“絲路海運”與“中歐班列”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在提升階段(到2025年),經停我國沿海港口的國際集裝箱海運企業基本加入“絲路海運”聯盟,航線覆蓋我國沿海和“海絲”沿線主要港口,“絲路海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良好商譽度的世界知名綜合物流品牌。
“絲路海運”開行后,福建省、廈門市將凝聚各方力量支持“絲路海運”建設,推動“絲路海運”高質量發展。硬件方面,有關部門統籌推進疏港通道、物流園區和干支線鐵路、高速公路建設,持續完善覆蓋福建、服務全國的海鐵聯運基礎設施體系。物流服務方面,有關部門將推動鐵路、公路、航空等運輸方式與“絲路海運”班輪有效銜接,形成全程化、標準化物流服務鏈條;建立“絲路海運”客戶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便利化、定制式服務;依托中國(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航運物流參與方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