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港2018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達1566萬標箱,年均增長超8%;2018年汽車平行進口到港累計約1.4萬臺;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從2014年起步的0.3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98.7億元;出入境郵輪旅客量不斷刷新,2018超過48萬人次,穩居全國第三……
這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日前召開的掛牌四周年口岸通關改革成果發布會上傳出的消息。
“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南沙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口岸最高標準,堅持創新驅動和系統集成,先行先試,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改革,為南沙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提供了有力支撐。”南沙區口岸工作辦公室主任羅建文在發布會上介紹道,南沙自貿區掛牌四年以來,口岸通關改革創新成果累計達148項。
從2019年3月起,南沙海關在南沙港區試行周末及節假日貨物常態化通關模式,極大節省了企業在港口產生的堆存費、滯柜費、打冷費等物流費用。“南沙口岸是距離我們公司最近的出口口岸,常態化通關使貨物出口航線的選擇變得更多,能夠節約出口物流成本和時間。”美的集團安得物流國際總經理馬百燦表示。
不僅如此,南沙還在全省率先試點開展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整治,并推行政府購買查驗服務“南沙模式”,查驗沒有問題的外貿企業在吊裝、移位、倉儲等方面的費用(包含檢驗檢疫范圍)得以免除。
在通關提速方面,“提前申報”“自主申報、自行繳稅”“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審單放行”等新型通關模式在南沙口岸試點,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據悉,2018年12月,廣州海關隸屬南沙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45.8小時、4.85小時,分別較2017年全年縮短49.53%和83.52%。
南沙的口岸監管模式創新也在持續推進。據了解,今年4月3日,疊加“保稅倉儲+保稅物流+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等功能的馬士基出口散貨集拼項目已在南沙保稅港區投入運作,該創新監管模式將滿足企業進出口貨物集拼、轉口貿易、國際中轉等服務需求。
南沙海關連續第三年發布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通關報告》顯示,廣州港南沙港區已有全球前21強班輪在此落戶,同時開辟外貿航線100條,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海運貿易往來,成功打造“南沙海港”品牌。
南沙港區優勢日益凸顯,目前已建成了16個15萬噸級專業化集裝箱泊位,2018年實現集裝箱吞吐量1556.1萬標箱,同比增長11.5%,助力廣州港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五,吸引超過7000家航運物流企業在此集聚。
隨著“陸鐵聯運”對接“中歐班列”項目落地,由南沙出口歐洲陸運貨物運輸時間將比海運節省1個月,節省成本50%以上;海運“安智貿”項目也得到進一步拓展,建立起安全便利物流新通道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