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十分看重綠色領域,海南可以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先行一步,開拓綠色金融市場和產品,謀劃逐步打造區域性的綠色金融中心。”4月26日,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作為連續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參會專家代表,梁海明今年除了參加“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會議以外,還參加了政策溝通、智庫交流等多場主題分論壇。參會期間,他的“時間表”安排緊湊,感觸和收獲也頗多。
“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會的‘超強陣容’,折射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影響力;與會嘉賓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顯著成績普遍給予積極評價。”在梁海明看來,這樣的規格本身就說明了“一帶一路”倡議所蘊含的魅力和機遇。
他指出,此次論壇的另一大亮點在于共設置了12場分論壇,與上一屆相比數量增加了一倍;在主題方面,論壇通過數字絲綢之路、綠色之路等分論壇闡釋世界經濟產業、科技未來發展方向,也顯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未來新的方向和內涵。
在參會期間,梁海明作了題為《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一帶一路”國際金融規則體系助力環球經濟崛起》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出,未來金融體系的國際協作必不可少,中國將與各國相互合作、協調,在金融監管制度、監管框架、法律框架等方面加強對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的監管、引導,使之滿足促進全球金融發展、完善治理的新需要。
“論壇現場匯聚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嘉賓代表的發言和觀點,這對我們研究學者非常有幫助,而且我們的建議也可以給政府部門提供參考。”梁海明說,高峰論壇是了解“一帶一路”建設進展的重要契機,也為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更緊密合作提供了平臺。
提到海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梁海明著重從“吸取經驗教訓”和“進行差異化發展”兩個角度闡釋觀點。
“我們在‘一帶一路’發展框架下可以到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去觀察他們幾十年發展經歷過的失敗案例,吸取其經驗教訓,避免海南重蹈覆轍。”這是一個不同的視角,梁海明認為,發展過程中要警惕“陽光背后的陰影”。而對于差異化發展,他指出,從地理區位上看海南和新加坡、中國香港距離接近,需要與這些地方進行差異化的發展,找到一條適合海南發展的路子。
差異化發展之路有哪些?在梁海明看來,綠色金融即是發展方向之一。
“海南可探索謀劃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綠色金融中心,讓‘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做綠色產業的企業,可以到海南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梁海明進一步說明,海南作為自由貿易試驗區有許多便利條件,在設立國際能源、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方面有著十分可觀的發展想象空間。
梁海明認為,海南可探索推進綠色金融等金融新產品和規則制定,滿足未來趨勢下綠色金融發展的需求,以此來吸引人才、產業和技術,從而推動海南的發展。
“我們希望,未來海南出港口的輪船飛機,不僅要載滿貨物,還要載滿思想、載滿智慧,更重要的是載滿海南發展經驗、載滿海南的特色。”梁海明說。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