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率調研組來到北京環衛集團馬家樓轉運站,就快遞包裝末端的分類、回收、處理及循環再利用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民一同調研。
馬軍勝一行實地察看了馬家樓轉運站的運行情況,并在中控室聽取了垃圾分選、全密閉除臭、滲瀝液處理等工藝介紹。馬家樓轉運站隸屬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是我國第一批大型自動化運行的固廢分選設施,1998年9月投入運行,并于2016年完成了全密閉工程改造。該轉運站垃圾分選采用滾筒篩選、磁力分選、風力分選、人工分揀四種處理工藝,有效實現生活垃圾處理前端減量化和資源化,混合垃圾經分選后產生3類物質,包括焚燒料、有機料和再生資源。
在隨后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北京環衛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農科向調研組介紹了集團發展歷程和環衛運營、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城市礦產資源開發、產業鏈金融、“互聯網+環衛”六大板塊業務發展情況,并就垃圾分類、快遞包裝處理提出意見建議。北京環衛集團副總經理羅偉建議制定完善相關法規和標準,建立快遞包裝回收利用體系,鼓勵綠色包裝使用、構建高效再循環體系。
馬軍勝認真聽取了北京環衛集團專家的介紹,并不時交流互動。馬軍勝表示,當前郵政行業正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穩妥推進快遞包裝治理工作,各主要市場主體正在推廣使用新型環保中轉袋和探索使用可循環配送箱,通過減少包裝物的使用和綠色物流技術的創新及應用,積極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下一步,快遞企業和回收企業可以依托各自的優勢,在包裝回收和末端設施等方面展開合作,探索快遞包裝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閉環建設,最終形成一條共贏的產業鏈條,全面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
國家郵政局辦公室、市場監管司和北京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快遞報社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