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局黨組會議,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重要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強調全系統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君、楊春光、趙民出席會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監察組副組長胡志彬列席會議。
馬軍勝指出,中央政治局決定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各級黨組織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謀劃實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要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搞好謀劃。強化思想自覺,深化理論武裝,周密部署安排,搞好力量保障,重視工作統籌。要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任務要求。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聚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斗”的根本任務,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突出“將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著眼“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勇擔職責使命,煥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嚴格落實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和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第一批主題教育活動要為第二批活動當好表率示范。把開展主題教育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郵政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起來,與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結合起來,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邊學邊研邊查邊改。把主題教育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好、固化好,提高主題教育質量效益。
馬軍勝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做好新時代公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郵政業是與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民安全密切相關的行業,郵政管理部門是與公安部門緊密聯系的部門,全系統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加強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要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加強與公安部門合作,認真做好郵政業重大風險防范等工作,確保郵政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要加強與公安部門在打擊重大違法犯罪方面的協調配合。涉槍涉爆專項整治和利用寄遞渠道運送違禁物品查處同步推進、同向發力,做到重拳出擊、露頭就打,有效維護社會安全穩定。要加強重大危險源和隱患監測監控、預測預警,為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保障。
馬軍勝強調,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深刻回答了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明確提出了加強交流互鑒的4點主張,向世人宣示了中華文明的特質與氣質,對共創亞洲美好未來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極具重要指導意義。在今后的外事活動和國際交往中,要強化文明自信,堅持和而不同,做到平等互尊、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兼收并蓄。特別是在武漢即將舉辦的世界郵展上,要重視發揮好郵票這個國家名片的作用,充分展示中華文明,在促進文明交融中最大限度凝聚公約數,推動形成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和諧共處的交流合作關系,為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馬軍勝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調研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科學分析面臨的形勢,對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對郵政業融入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要優化郵政業戰略布局。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照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新要求,統籌好大城市群網絡建設、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服務等工作,科學搞好布局,鞏固現有優勢,提高輻射能力。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支持行業市場主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行業經得起風雨,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補短板強弱項抓重點。抓好綠色郵政建設,抓好國際國內兩個末端,積極服務先進制造業和現代農業。要切實保障和服務民生。堅持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根本宗旨,堅持擴大就業,堅持關心關愛一線員工,保障快遞小哥合法權益。要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行業發展高質量。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局機關各司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