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星期六,我和以往一樣正常上班。正在辦公室處理公文的我,突然,接到了哥哥的電話:“今天上班嗎?鄉下的母親來電話說,今天是周末,要我倆回家,一起吃飯。”
放下電話,我的心似刀絞般疼痛,淚水不知不覺的模糊了雙眼,自從春節接到疫情防控全員上崗的命令,就匆匆離別母親,到今天,我和哥哥還沒有回鄉下看望她老人家。
母親今年已經97歲了,身體一直不好,行走困難,生活不能自理。前幾年,我和哥哥商量,把他們接到城里和我們一起生活,她和父親堅決不“進城”。母親講過,你們兄弟倆買房買車,工作辛苦,負擔很重,他們還能夠自力更生時,就不能給我們增添麻煩。直至去年,父親病逝,我和哥哥商量,才狠下決心,態度堅決地把母親接到城里居住,可是不到三個月,母親執意回到了鄉下老家。
從此,每個周末,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我和哥哥都會準時回家看望母親。而母親每個周末都會在老家階檐上等我們回家。前幾天母親托人給我打電話說,特別想見我們兄弟倆,這些天為什么沒有回家,好幾次想托人打電話,最后都忍住了。我和哥哥知道知道,那是母親怕影響我們工作。
其實,我們都想母親,都想回鄉下,哪怕陪母親吃一餐飯,嘮一會嗑。但是,自疫情發現以來,我和哥哥作為共產黨員,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接到單位全員上崗的電話后,主動放棄和家人的春節團聚,義無反顧地直奔疫情防控一線。我知道,母親需要我們兄弟倆,但是此時此刻,國家更需要我們兄弟倆。
我清楚的記得,今年的2月3日上午,我隨區交通運輸局的領導一起到老木峪隧道口疫情防控檢查點督查慰問,除了與熟悉的同志們打招呼外,我還多看了幾眼正在忙著登記入境車輛的另一位同志——我的哥哥。
哥哥是張家界市交警支隊直屬交警二大隊的一名交警,有近40年的黨齡,曾在部隊服役多年,1985年參加過“兩山”對越自衛還擊戰。轉業回到地方工作后,哥哥始終用“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老山精神,扎根基層,認真履職,無怨無悔。在這次疫情抗擊戰中,大隊領導考慮哥哥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安排到后勤保障組。但是,哥哥卻主動申請在疫情防控一線。
哥哥說,“有時忙得連水都喝不上一口,小便都是跑著去的。”“對每輛車都要進行嚴格的查驗,對每一個人進入武陵源的人都要進行嚴格的體溫檢測,不能出半點差錯,因為一個疏漏就有可能留下一個隱患,要打贏肺炎疫情阻擊戰,大家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在哥哥的言談中,我分明看見他臉上的疲憊,已被忘我的精神所代替。臨走時,再三叮囑哥哥,千萬注意自身防護,只有自己的平安健康,才會讓更多的大家幸福美滿。
老婆也是這樣叮囑我的。
“還不回來,又打算通宵嗎,你頸椎、肝本來就不好,熬夜更加傷身,你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接到老婆這樣的電話不止一次、兩次,雖然有時茫然,但經過解釋,老婆還是很大度地表示理解并予以支持。
其實,我只是區交通系統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隊伍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局領導為能更好地全面掌握情況,保持信息暢通,并沒有安排我到疫情防控檢查點值守,主要負責文件的上傳下達、疫情防控宣傳、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先進事跡報道等。白天,處理完公文后,我就到下到疫情防控檢查點,了解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故事,我深知,在這個關鍵時候,一切“正能量”的故事都是激發干部斗志的最好良方。下班后就在單位或者家中手寫宣傳工作記錄,思考第二天的工作安排,這幾乎是每天的工作模式。對于我來說,夜晚寫稿或寫材料已成了習慣。由于頸椎、肝部問題,前三年做過一次手術,說實話,我也想早睡早起身體好。在疫情面前,我沒有過多地考慮身體狀況,因為我是共產黨員,我是交通人。
連日來,除了保持辦公室正常運轉外,我在疫情防控一線深入挖掘并報送了“武陵源區交通系統:黨徽在疫線閃光”“疫情中的擺渡人、只為您的安全出行”“武陵源區交通系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武陵源區交通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加速跑”等26篇稿件,被國家、省、市媒體采用或轉載。
作為兒子,我和哥哥愧對母親。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和哥哥不后悔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如今,旅游復蘇和疫情防控是眼下的重點工作,我們兄弟倆還將繼續戰斗......
我和哥哥商量,等到春暖花開,等到疫情結束,等到不用帶口罩出門,我們兄弟倆就回家陪母親。
(文/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交通運輸局 周兵)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