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懸掛臨時牌照的超標電動自行車將不得上道路行駛。如今距離這個期限已不到三個月,但道路上的超標電動車依然不少。
經調查發現,由于以舊換新的補貼價格不如預期,一些車主暫時不愿意去更換新車。又由于臨牌車回收拆解的途徑尚未打通,一些不再有騎車需求的車主,難以找到車輛處理途徑。有人甚至把車隨意丟棄,影響了城市環境。
車速快
臨牌外賣車居多
臨近晚間飯點,七里莊首航生活廣場周圍停著不少電動自行車,其中很多都是帶著保溫箱的外賣車輛。這些車當中,絕大多數都是黃色的臨牌車,白牌的新國標車很少。
許多外賣員騎的還是超標電動自行車
在旁邊的十字路口,經過觀察了一下過往的電動自行車。上班族所騎的電動車,不少已經換成了白牌,而外賣員所騎的車輛還是以臨牌車居多。從車輛外形上看,臨牌車的車架子普遍顯得大一些,車速也比新國標車快上不少,有的甚至還發出了摩托車一般的引擎轟鳴聲。
“還能騎仨月,到時候肯定得換啊,不然要挨罰了。”一位小哥正坐在電動車上等著接單。他的車是去年12月份買的,當時他對非機動車管理規定并不熟悉,不知道臨牌車到今年11月以后不能上路,又因為貪圖便宜,這才買了一輛臨牌車。
外賣員所騎的車輛,基本都是自己去店里購買,外賣公司并沒有統一提供。這次換車行為,也都是外賣員自行掌握時間,公司沒有限定哪天之前必須換車完畢,也沒有限定要買什么樣的車輛。有的小哥,雖然明知臨牌車已經騎不了多長時間,但還是遲遲不愿換車。相比于時速規定在25公里每小時以下的新國標車,超標的臨牌車時速往往在40公里每小時左右。通過調馬力、解限速等操作,速度甚至還能更高。
速度快了,送餐是方便了,但也給其他同行的車輛帶來了危險。一位騎新國標車的女士表示,希望過幾個月之后,外賣車的速度能慢下來一點,“和這些車一起騎真是有些害怕。”
補貼低
主動換車仍很少
外賣員大批量換車尚需時日,還有一些騎車代步的市民,已經開始咨詢換車事宜了。大興新源大街路側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張女士正拿著手機給店主展示照片,詢問照片里電動自行車的回收價格。她的車是三年前買的,當時花了兩千多元。因為不符合電動自行車的新國標,之后只能上了個臨時牌照。店主看了看照片,開出了300塊錢的回收價。
“才三百?也太便宜了吧!”看到張女士有些不解,店主解釋稱,光從照片里看,這輛車的車況并不是很好,300元也只是個估價,具體值多少還得把車騎過來再看。
經過走訪發現,不少電動車門店,最近都響應新發布的《淘汰超標電動自行車回收處置工作方案》,提供了臨牌車以舊換新的服務。但換新的補貼價普遍不高,有的店只能開出兩三百元,最高的也只有七八百元。具體能補貼的錢,除了要根據舊車的車況,還要根據顧客所買新車的原價而定。一家門店稱,買4000元的新車,最多能補800。買3000元的車,只能補500。
有店主表示,最近有一些顧客來詢價以舊換新,但可能是覺得補貼價格太低,真正換車的人很少。在店主看來,門店回收超標電動車,能給一點補貼錢已經不錯了,舊車收回來實際值不了幾個錢。“車架子不值錢,之前回收都是沖著電池去的,現在標準嚴格,不敢隨便改裝電池,回收回來也沒用。而且現在給出的回收價已經算高的了,等臨到日子了再換,價可能更低。”
在海淀四季青橋附近,找到了一家已經收過一些臨牌車的門店。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又有三個顧客前來詢問收車事宜。銷售人員略顯不耐煩地表示,回收來的舊車都是直接拉回廠家倉庫,由廠家直接報廢。“回收了也沒啥用,聽說有的還得交垃圾處理費。再過幾天,我們就不回收了。”
難回收
舊車處理缺渠道
張女士在詢價時,店主還補充說,300元的補貼必須是以舊換新才能給,也就是張女士必須得在店里買新車,才能打300元的折扣。“如果你不買,我這里是不收臨牌車的。”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多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店主稱只能置換新車,不單獨回收舊車。
來門店以舊換新的顧客,大多都還有用車的需求。可如果車主不想再騎電動車,想直接把車處理掉,怎么辦?在走訪時發現,只有少數門店稱可以單獨回收舊車,回收價格也比較低。“鉛酸電池的車最多300元,鋰電池的再減100元。”
北京市近日印發的《淘汰超標電動自行車回收處置工作方案》中提到,車輛“以舊換新”是超標電動車回收的主要渠道,此外還有一條“回收拆解”的補充路徑。方案稱,市城市管理委、市生態環境局分別統籌再生資源、廢鉛蓄電池回收企業合理設置回收網點,篩選有意愿、有資質的企業名單推送到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并對外公示。但咨詢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得知,目前協會尚未收到有關部門發來的回收企業名單。
目前除了少數門店可以提供單獨收舊車服務外,還有一些個人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收車信息,但只限于個別區域。一名收車人表示,收來的車是帶回外地老家騎的,所以只收幾輛,并不是大批量收車。
僵尸車
認定清理是難題
從天通苑北到裕民路,是王敏走了十幾年的通勤路線。電動自行車,是她幾乎唯一的通勤交通工具。“公交線路都不太合適,單位附近停車費太貴,而且車位也難找。最近幾年又得先去送孩子,電動自行車成了最優選。”
天宮院地鐵站外,停著不少超標電動自行車
這十幾年來,王敏換了三次電動車,最早的一次是因為車被偷了,后來是因為車實在太舊了,王敏直接把它扔在了樓下拐角,“收破爛的都不要。”
像王敏這樣,直接把不要的舊車遺棄在“犄角旮旯”地方的車主還有很多。在車道溝南里社區看到,好幾棟樓的樓門兩側,都堆放著廢棄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也有自行車。好幾輛摞在一起,有的車輪不見了,有的沒了車座。“以前真沒留神。這應該好幾年了吧,沒人管可不就越堆越多。”在小區遛彎的居民也記不起來這里是什么時候變成了舊車垃圾站,她還記得早幾年,社區曾經組織過舊車換禮物的活動,當時曾經清理過一批自行車,“電動車大多數都是年輕人騎,賣不了幾個錢,估計年輕人就懶得費那個工夫了。”
車道溝南里社區里廢棄的電動自行車胡亂堆放在樓下空地
在金四季購物中心東側的免費自行車停放區域,也有兩輛明顯被廢棄的電動自行車堆在最南側的欄桿邊,有一輛車上還加了一把鏈子鎖,但車座已經沒有了,另外一輛車的顯示屏幕被卸了下來。“現在偷車的人都少了,估計賣廢品的都懶得費這個工夫。”一名停好車匆匆而過趕著上班的購物中心工作人員說,這兩輛車停在這里得有幾個月了,一直沒人開走,“管理員估計得多等一些時間,確認沒人要才會清理吧。“
金四季購物中心免費自行車停車區域的廢棄電動自行車
對于僵尸車的認定和清理問題,一名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以前社區曾開展過清理僵尸自行車的工作,發通知的時候沒人來認領,等車真的被清走了,反倒有居民找上門要說法。這次超標電動自行車的清理是全市大范圍的行為,希望屆時能有一個明確的工作方案和流程,讓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避免清理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