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對滿足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基本覆蓋。
如今,隨著快遞寄遞網絡不斷下沉,極大地促進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步伐,這種雙向流通也有效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據統計,8月份,快遞服務支撐網絡零售額預計超8000億元,勞動生產率穩步提升。
鄉親們收發快遞方不方便?這個看起來很日常的小事,一直是國家關心和操心的大事。特別是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多部門各地區聚集合力,緊鑼密鼓地加快推進“快遞進村”,著力破解配送成本、違規收費等難點,就是要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便捷收發快遞。那么各地區的落實情況又如何呢?
寧夏:打贏百日攻堅戰
為助力鄉村振興,確保實現今年“快遞進村”通達率75%以上的目標,自9月1日至12月10日,寧夏郵政快遞將在全行業開展“快遞進村”百日攻堅專項行動。
為實現精準推進,寧夏郵政管理局將聯合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商務廳、鄉村振興局、供銷合作社共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全區“快遞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鞏固鄉鎮快遞服務網點,優化村級快遞網絡,推進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建設。
各市郵政管理局將結合各地行業發展實際,充分總結前期推動進村工作經驗,進一步細化實化措施,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實行“快遞進村”掛圖作戰,及時更新維護“快遞進村”工作臺賬,并主動加強與當地發改、交通等多部門溝通聯系,推動地方政府落實交通運輸領域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爭取政策支持,積極借助各方資源力量,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同時,積極引導郵政、快遞企業間加強溝通協作,促進各品牌寄遞企業在自愿、共贏的基礎上抱團合作,進一步降低各類成本。針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吳忠市紅寺堡區、同心縣,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中衛市海原縣,優先推進快遞進村,為2022年6月前完成《“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確定的工作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新疆阿勒泰:全力打通“最后一百米”
快遞由鄉到村,對邊疆農牧民群眾來說,是通往美好生活的一大步。今年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以黨旗“紅”引領郵政“綠”,積極創新推進“快遞進村”工作,全力打通快遞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吹響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號角。
“我們縣今年1月份開始實施‘快遞進村’工程,現在基本實現了‘當日到村、次日到戶’,這項惠民工程,既密切了干群關系,又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青河縣委組織部組織二室主任鐘鑫說。
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堅持“黨建引領、全局謀劃、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按照“有場地、有人員、有貨架、有標識、有運輸代運服務”的“五有”標準,全覆蓋建設農村郵政快遞服務站465個,形成“鄉鄉有網點、村村直通郵”快遞網絡格局。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確定300余名黨員擔任“快遞進村”工作聯絡員,協助郵政快遞企業開展工作。建立黨員聯絡員與郵政快遞企業工作微信群,定期統計通報工作進度,一對一開展業務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快遞進村”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快遞進村”工作有效開展。
“我們按照‘黨組織推動、市場資源整合、企業示范帶動’的原則,立足農村郵政網點健全、配送網絡通達的優勢,輻射吸納圓通、中通、順豐等11家民營快遞企業‘抱團進村’。此外,依托‘城鄉公交一元通’,創新推行城鄉貨運公交、農村物流班車等配送模式,建成‘郵快合作’‘快快合作’‘交快合作’的‘大郵政’平臺,讓農牧民群眾享受到更全、更快、更優質的寄遞服務。”阿勒泰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岳士明說。
據了解,自“快遞進村”工程實施以來,有效激發了農村生產活力,推動更多農產品從農村“走出來”,撬動大市場、大就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四川南充:加強物流體系建設
日前,在四川省郵政管理局聯合省交通運輸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提出了要著力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體系建設,并在明年12月前在全省打造52個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重點縣,南充市南部縣、儀隴縣入選重點縣名單。
農村公路點多面廣線長,村民出行、快件收投、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仍然是很多鄉村發展的制約。《通知》提出,培育壯大鄉村運輸服務市場主體,交通運輸、郵政管理部門要發揮各自的職能職責,推動資源整合,在現有金通工程參與主體的基礎上,按照“一縣一公司”原則,疊加快遞、電商等功能,引導客貨運輸、郵政、快遞等企業,通過投資、入股、業務合作等多種形式,組建農村運輸經營實體,共同打造“天府交郵通”農村物流品牌。培育壯大鄉村運輸服務市場主體,進一步促進農村電商與農村寄遞物流融合發展,通過“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合作社)”的產業模式助力川貨出川;依托“金通工程”開展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發展農村物流“班線貨運模式”,因地制宜鼓勵運輸企業利用沿途取送、循環配送等模式,開展“定時、定點、定線”的貨運服務。
“加強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解決好農村地區寄遞包裝難題,提高寄遞服務能力,是我市郵政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南充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今年6月底,南充市2219個行政村實現除郵政EMS外至少還有一個民營快遞品牌提供寄遞服務,全市“快遞進村”實現全覆蓋,讓廣大鄉村老百姓在家門口即可便捷收寄快遞包裹的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南充市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打通了農產品上行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雙向流通渠道,助推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浙江溫州:9月底實現全覆蓋
一場打通消費品下沉“最后一公里”、打開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行動正在廣袤農村里拉開。截至7月底,溫州市2951個行政村“快遞進村”平均進村率已經達到80%以上,多快遞品牌同時進村的工作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到9月底,溫州市將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破解偏遠鄉鎮群眾取個快遞跑斷腿難題。
長期以來,因山路難走、地址難找、快遞單量少、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偏遠農村始終是快遞盲區。為暢通經濟循環、提振農村消費、助力共同富裕,去年以來,溫州市因地制宜,探索“快遞進村”的多種模式和多條路徑。
文成縣周山畬族鄉益群村客貨郵融合站成立近一個月,負責人施美玲對于站點工作已越發駕輕就熟。每天早上10點左右,702路公交車到達益群村客貨郵融合站門前,一聲喇叭響過,已守在門口的施美玲便拉著小推車上前,熟練地卸下車上的快遞,搬上小推車拉回家,核對數量,就給快遞收件人逐一打電話,通知前來取件。
這是文成縣利用“村村通”公交、探索客貨郵融合的一個試點。文成利用途經周山畬族鄉的702路公交,沿著公交線路布局5個客貨郵融合站點,服務覆蓋全鄉6個行政村,如今,鄉親們步行就能收取快遞。
不僅于此,多措并舉、多方合力之下,快遞進村、貨物上門的步伐不斷加快。瑞安平陽坑鎮,樂清仙溪鎮,蒼南南宋鎮、鳳陽等4個偏遠鄉鎮,以中郵驛站為載體,開展“郵快合作”,集中服務周邊行政村的快件投遞;瑞安市北麂島探索“交郵快”融合建設,借力交通與郵政資源,幫助快遞包裹坐船上島,解決海島居民收寄件難題,海島快遞通村實現全覆蓋。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