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民家60多平米的客廳,變成了教室
每到周末,在溫江區惠民社區彭澤民的家中,都會涌進很多在附近居住的孩子,他們端坐在桌子、長凳前,手握毛筆跟著彭澤民一同書寫。這樣的假日書法課,已經持續了12年。因為一個感恩社會的愿望,退休美術老師彭澤民堅持義務為社區的孩子們教授書法,至今已伴隨了800余名孩子度過了他們的童年。
12年義務教社區孩子學書法
愿意來的都會接收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7月13日一大早,彭澤民家中傳出了孩子們的讀書聲,他站在一塊黑板前,開始一筆一畫將這些啟蒙讀物的文字,轉化成書法作品,十多個孩子拿著毛筆跟著寫了起來。
從2005年開始,彭澤民家60多平米的客廳,就成了他教授孩子們書法的教室,從黑板、課桌、長凳到教材,全是彭澤民自己一手制作。“只要是我們惠民社區的小學生,愿意來的我都會接收。”彭澤民告訴記者,書法課開在周末兩天的上午,現在正值暑假,課時改到了每周的一、三、五上午,有時候自己的孩子休假在家,也會幫著一起教學。
孩子難教,對于教書法的老師來說,有著更深的體會,“很多孩子靜不下來,很多基本功對他們來說其實并不簡單。”彭澤民說。為此,他在孩子們臨摹的時候,就挨個大手握小手,和他們一起一筆筆把字寫出來。
12歲的許一從去年開始到彭澤民家學習書法,其母親告訴記者,書法課不僅豐富了孩子的課余生活,也從時間和經濟上減輕了她的負擔。“孩子只需要給彭爺爺每節課10.5元錢的材料費,有時候我們自己購買紙和筆,也就不用再給彭爺爺錢了。”
讓家長徐奇峰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義務教學并非只是形式,他曾經跟隨孩子一起上過彭澤民的書法課,“人家只收點材料費,其他的都是白白付出啊。”
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
已義務教授800多名孩子
在溫江區公平街道惠民社區,很多孩子的家庭都是拆遷安置到社區的,大人平時對孩子疏于管理,社區很多的小學生下午4點過就放學了,“一到那時候,街上到處都是玩耍的孩子,不是打爛別人家的窗戶,就是爬梯上樹把自己摔傷。”一位社區居民回憶。
2005年,在溫江區關工委和街道關工委的指導下,惠民社區成立了一個假日學校書法班,當時已經退休一年的公平學校美術老師彭澤民又開始“重操舊業”。“我們家四代學習書法,能將自己的一技之長傳授給這些孩子們,也算是做點貢獻。”
由于受社區辦公區域條件限制,一年之后,彭澤民直接將上課的教室搬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也借此開設了一個書法培訓班,除了孩子們之外,很多成年人慕名前來拜師,但直到現在,對于惠民社區的小學生,他堅持不收取任何學費。
“我是農民出身,很了解他們的難處,現在能有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也要感謝社會。”他一邊說,一邊從抽屜里拿出了幾張學生們書法比賽的獲獎證書,根據溫江區關工委的統計,2006年至今彭老所教過的學生,榮獲國際國內書法大賽等級的已有900余人次,其中不乏很多他義務教過的社區孩子。
根據彭老的統計,12年來,他義務教授過書法的孩子達到了800多名,如今有的已經上了大學或是成家立業,而新的學生仍在源源不斷地走進他的課堂。他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對社區孩子的義務教學也要堅持下去,直到寫不動為止。”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