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檢查報告指出
傳染病防治工作有四大薄弱環節
8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的關于檢查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王晨說,這次執法檢查充分體現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監督工作這一重要思路,同時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王晨指出,傳染病防治法自頒布實施以來,對我國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在健全體系、提升能力、完善機制、強化保障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不斷加大力度,傳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檢查過程中,各地普遍反映,“傳染病防治法是一部好法、管用的法”。近年來,由于依法防控,措施得當,全國沒有發生傳染病的大規模暴發流行。
同時,報告指出了目前我國傳染病防治工作還存在四大薄弱環節:
疾控機構的能力與承擔的職責不適應。傳染病防治法對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應當履行職責作出8項具體規定。但在檢查中,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基層疾控機構基礎設施落后、檢測設備缺乏、業務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較為突出。同時,一些地方的市、縣級疾控機構實驗室能力遠未達到國家標準,與日益繁重的傳染病防治任務不相適應,影響了基層傳染病防治執法能力和水平。例如,云南省的縣級疾控機構實驗室設備平均達標率僅為58.49%。
人員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多地反映,部分疾控機構特別是基層人員編制多年來未做過調整,無法滿足現有的需要,一些疾控機構人員和醫療機構從事傳染病專業醫務人員隊伍不穩定,近年人才流失比較嚴重。例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疾控中心近年來引進本科生26人,已有14人辭職,瀘定縣引進本科生3人,有2人辭職。
對疫情的及早發現、及時報告、妥善處置等能力有限。各地普遍反映,學校、托幼機構專業衛生人員配備不足,與國務院批準發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的600∶1的標準差距較大,相當數量的中小學沒有按規定設置校醫室或保健室。有的學校主體責任意識不強,防治措施不到位,加之專業人員缺乏、能力不足,學生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例如,2017年7月至11月,湖南桃江縣四中發生校園結核病聚集疫情,共報告患者83例。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有關單位責任不落實,學校未建立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病因追蹤制度,學生密度大,教室通風不良;教育部門對學校傳染病防控重視不夠;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沒有認真追蹤患者真實信息,分析疫情;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事件響應不及時,沒有及時提供篩查和處置經費。
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存在隱患。近年來我國人感染人畜共患傳染病病例不斷增多,嚴重危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檢查發現,一些基層動物疫病防治機構基礎設施、實驗室診斷檢測能力和隊伍力量薄弱,影響了動物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全面開展,不能適應我國動物疫病病種多、病原復雜、流行范圍廣的特點。有些地方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對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存在瞞報、漏報、推諉扯皮問題。同時,近年來我國城鄉各地養犬數量大量增加,犬只傷人、致死事件時有發生,但存在一些制度如辦理養犬證和動物疫苗接種等規定流于形式,監管部門重事后處置、輕事前監管等問題。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顯示
上半年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本報記者張璁
“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8月28日,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主動積極應對一系列風險挑戰,保持了經濟平穩增長,提高了發展質量效益,增進了人民福祉,經濟發展韌性包容性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報告顯示,上半年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增長、就業、價格總水平、國際收支平衡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7月底外匯儲備保持在3.1萬億美元左右。
何立峰說,當前重點領域風險總體可控。在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房地產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防風險舉措,結構性去杠桿有序推進,上半年市場化債轉股新落地項目253.8億元,宏觀杠桿率增速放緩,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部分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公司風險化解取得積極進展,影子銀行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金融風險從發散狀態向收斂狀態轉變。
報告顯示,供給結構優化改善,今年前7個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9%,快于整體工業;上半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實體經濟效益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7.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費用同比下降0.4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51%,提高0.41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為56.6%,下降0.4個百分點。
但報告也認為,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同時,必須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國內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在外部沖擊下趨于顯性化,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一些矛盾和問題猶存。何立峰表示,對照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總表,經濟增長、就業、物價、貨物進出口等主要預期目標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但完成消費、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對于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認真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各項措施,加大對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等方面的支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切實推進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顯示
前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一成
本報記者張璁
8月28日,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劉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報告了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顯示,今年以來,財政收入總體保持較快增長。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791.35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0%。
從構成看,稅收收入107709.18億元,增長14%,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88.4%,比去年全年提高4.7個百分點。其中,受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等帶動,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13.4%、20.6%。
落實減稅降費等措施的效果也在顯現。報告顯示,今年1—7月,非稅收入14082.17億元,下降13.4%,其中受落實降費措施等影響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下降20.1%。劉昆介紹,從季度和月度情況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季度增長13.6%,二季度增長8%,累計增速呈明顯放緩態勢;4月、5月、6月收入增速逐月回落,分別增長11%、9.7%、3.5%。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1%,其中中央收入增長1.2%。后幾個月,進一步落實已出臺的降低增值稅稅率、部分行業實施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以及促進小微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等稅收優惠措施,還將持續帶來財政減收。
積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也是報告的重點之一。報告顯示,在平衡好防風險和穩增長的關系上,今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比去年增加2.18萬億元,以保障地方重大公益性項目建設融資需求。同時豐富債券品種,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并繼續推進存量政府債務置換,緩解地方政府集中償債壓力,1—7月各地共發行置換債券10866.16億元。
“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堅持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劉昆表示,下一步要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范行為,嚴禁各種違法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債務負總責,省級以下政府各負其責,重點加強對高風險地區債務化解力度。進一步完善地方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強化財政約束,有效抑制地方不具還款能力的項目建設。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肅問責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研究出臺加快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等制度辦法,加快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健全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