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交通設計行業的一名“老兵”,于立軍現任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從業26年,他把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目前,天津市域高速公路里程接近1300公里。讓于立軍自豪的是,作為專業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項目審定人,他參與了其中過半里程的項目。在津薊、京滬、津寧、塘承高速等重點項目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在天津市政院,于立軍有著“拼命三郎”的稱號。與他共事多年的一位同事說:“從未見過其他人像他那樣,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更難得的是數十年如一日,從不知疲倦。”連他的愛人都調侃他是“干活的蟲子”,每天忙忙碌碌停不下來,甚至是“不干活就難受”。
確實,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時,于立軍自己也數不清有多少個深夜仍在繪制設計圖。當初,為完成津寧、塘承高速的設計任務,他帶領70余名設計人員,奮戰百天,出圖27000余張。而轉到經營管理崗位后,節假日奔走于全國各地不同項目工地更成為常態。每次出差,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的──“出門半個月一天一個城市”,這樣的強度即便是年輕小伙子都很難扛得住。
對于這一份旁人看來辛苦的工作,于立軍卻樂在其中,甚至覺得是理所應當。“自己的付出,是項目的需要,也是天津市政院發展的要求。對我來說,這是義不容辭的。”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天津市政院在沿線國家的多個項目開花結果。2017年底,天津市政院成功拿下雄安新區第一標,成為天津市首家受邀進駐雄安新區注冊的國有企業。
在一次重要的項目競標過程中,除遞交標書外還需要進行15分鐘的匯報。該項目負責人回憶說,“在匯報的前一夜,于立軍副院長和我一起對PPT報告一字一句地反復斟酌,甚至不放過一張配圖。”一夜無眠,修改到了次日早上6點,直奔匯報現場。最終,順利拿下了競標項目。事后,一位評標專家贊嘆,這是自己見過最完美的一場匯報。
目前,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許多指標走在世界前列。在于立軍看來,“要真正落實好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強國戰略,就不能局限于公路交通的建設,更要向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邁進。”如今,他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交通人的履職盡責和擔當作為。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