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始終牢記責任與擔當,發揮行業優勢,創新幫扶方式,凝聚起全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必勝力量和信心:防疫與春耕等重點物資高效運輸、重點建設項目有序開工、開行“點對點”返崗務工專列、協同發力解決農畜產品賣難、“對癥下藥”助力定點扶貧地區、幫扶干部沖鋒一線……萬里鐵道線上,鐵路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雙輪驅動,凝心聚力挺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鋼鐵脊梁。
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及時高效運送防疫物資和春耕物資。疫情發生以來,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全路“一張網”“一盤棋”和運輸集中統一指揮的體制優勢,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開辟綠色通道,爭分奪秒組織疫情防控物資,截至3月8日,全路累計運送各類防疫和生活物資24.5萬噸,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及時掌握供需形勢,優先安排運力,加強貨源協調組織,全力以赴保障化肥等春耕備耕農用物資及生產原料運輸,今年以來,全路日均裝運化肥2582車、同比增長20%,日均裝運糧食2863車、同比增長2.3%;堅持開行“慢火車”,做好列車和車站消毒、旅客測溫等防控措施,保障貧困地區鐵路交通暢通,滿足民生需求。
“點對點”“一站式”務工專列,打通貧困群眾返崗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鐵路部門積極聯系務工人員輸出和輸入地政府,了解貧困勞動力務工復工情況,協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建立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工作機制和平臺,通過務工專列、包車等方式提供定制化返崗運輸服務。嚴格落實鐵路站車測溫、消毒,實施分散售票、分散就座,將列車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等措施,全力保障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截至3月7日,全路累計開行務工人員返崗專列256列、包車廂1126輛次、運送務工人員28.3萬人次。其中,組織甘肅8000余名貧困勞動力乘坐專列返崗就業,幫助定點扶貧的新疆和田縣企業;幫助定點扶貧的勉縣政府分批組織3600余名務工人員免費乘坐專列直達蘇滬粵等地返崗務工。對于無法及時返崗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鐵路及時宣傳推送就業信息,利用扶貧項目和扶貧車間、開發臨時性公益崗位等優先安排上崗,同時結合鐵路項目開工復工,協調建設單位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免費為務工人員進行定期健康檢測,累計幫助貧困勞動力5000余人就近就業。
加快推動建設進度,確保扶貧項目早開工、早見效。一方面,國鐵集團督促貧困地區鐵路項目建設單位,統籌做好現場防疫、人員組織、施工作業、安全質量監管等工作,幫助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交通管制、材料供應、生活物資短缺等困難,安排重點項目分區分級有序復工。目前已有105個重點鐵路項目復工,23.6萬名務工人員進場施工。其中,銀川至西安等10項鐵路交通扶貧骨干工程全部復工,3.9萬名務工人員進場施工。川藏鐵路、西成鐵路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另一方面,鐵路部門發揮行業優勢,主動聯系貧困地區地方政府和重點企業,有效對接供需雙方,出臺減免物流費用臨時政策,助力企業及時復工復產、減輕生產經營負擔。主動與定點扶貧地區黨委政府溝通對接,及時幫助扶貧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致富帶頭人解決復工困難。2月底前,國鐵集團定點扶貧4縣區在建扶貧項目全面復工。
牽線搭橋,動員各方力量解決農畜產品銷售難題。堅持消費扶貧與疫情防控相結合,鐵路部門及時對接貧困地區政府,了解扶貧產品滯銷情況,多措并舉推動“山貨”出村和群眾增收:一是把貧困地區農畜產品作為疫情防控期間鐵路單位“菜籃子”供給來源,組織鐵路干部職工積極購買大米、茶葉、禽蛋等扶貧產品;二是與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協調社會企業,在定點扶貧勉縣采購1.37萬公斤大米、2.18萬升菜籽油等50萬元生活物資,捐贈給湖北宜昌青崗坪村,幫助當地土家族貧困群眾應對疫情,會同定點扶貧寧夏原州區企業采購和捐贈礦泉水、自加熱食品等30余萬元生活物資,馳援武漢定點救治醫療機構;三是強化產銷對接和帶貧機制,加大鐵路站車扶貧產品直銷店、電商扶貧平臺等線下線上宣傳銷售力度。疫情發生以來,鐵路部門累計采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畜產品800余萬元。
扶貧干部戰斗在一線,精準助力定點扶貧地區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自農歷大年初三開始,全路185名掛職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陸續到崗,會同幫扶村兩委班子成立防控值守隊、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帶頭排查宣傳、蹲點值守、測溫消毒和代購物資,增強群眾防疫意識,織密疫情防控網。從路內外募集資金和物資約400萬元,支持湖北和貧困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投入120萬元在國家級貧困縣江西省修水縣購置口罩生產線,建設日產20萬只一次性醫用口罩扶貧車間,支援疫情防控物資供應。鐵路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還主動捐款,捐贈防疫和生活物資送到貧困村,幫助貧困群眾開展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國鐵集團定點扶貧4縣區累計3例確診病例已全部治愈,湖北地區鐵路扶貧點實現確診、疑似“兩個零值”。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