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助力寧夏百姓齊心協力奔小康紀實
當火車穿越騰格里沙漠時,一條寬寬的綠色林帶隨沙丘連綿起伏,樹林外高低錯落的是一片片麥草方格沙障,各類灌木和草本植物郁郁蔥蔥……從空中俯瞰,人們會驚奇地發現,浩瀚的沙漠中有一條蔥蘢的綠色“絲帶”飄動著……
從黃沙漫漫到綠意濃濃,“塞上江南”正煥發新的活力。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的指引下,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鐵路部門發揮交通基礎設施的骨干支撐作用,為助推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寧夏百姓奔小康提供強勁動力。
脫貧攻堅打出“組合拳”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位于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定點扶貧地區之一。
國鐵集團黨組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主要領導先后多次到原州區現場檢查督導定點扶貧工作,與地方政府共商扶貧大計,督導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并從規章制度、工作職責、管理流程、項目資金、效果評價等方面入手,細化、完善扶貧工作制度體系,建立了條塊結合、縱橫銜接的科學管理體系,進一步加大幫扶力量投入,派駐掛職、駐村干部“點對點”實施幫扶。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鐵路行業優勢,持續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創新幫扶舉措,助力原州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毛莊村是原州區深度貧困村。2018年底,全村脫貧322戶1304人,剩余貧困人口76戶217人,貧困發生率為5.8%。2019年,固原車務段干部晁寧到毛莊村駐村幫扶。
晁寧堅信扶貧必先扶志,一定要讓當地百姓擁有自我“造血”能力。為此,他到村子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鐵路投入的30萬元產業到戶項目補助落實到位。
貧困戶劉連樹是該項目的受益者之一。他家享受了兩頭基礎母牛補助6000元、四頭豬補助2000元。“兩頭牛都有了牛娃子,后半年牛娃子一頭差不多能賣5000多元呢!鐵路扶貧干部還說,讓我安心把豬養肥,出欄了他幫忙聯系賣個好價錢。”劉連樹高興地說。像劉連樹這樣享受鐵路產業到戶項目補助的村民還有60多戶。
確保產業到戶項目補助落實到位后,晁寧又投身危房改造項目。他和村兩委班子深入貧困戶家中,為符合鐵路幫扶條件的100戶村民申請了危房改造補助。
2019年底,原州區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33.6%下降至0.68%。2020年3月4日,原州區整體實現脫貧摘帽。國鐵集團連續2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等次為好。
鐵路建設駛入“快車道”
寧夏地處全國內陸腹地,是華北、東北連接青藏高原和新疆以及中亞、西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在新亞歐大陸橋中處于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顯著位置。
黨的十九大以來,蘭州局集團公司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和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決策部署,以及國鐵集團、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寧夏鐵路建設的會談精神,按照“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的要求,穩步推進銀川至中衛、中衛至蘭州、西安至銀川、包(頭)銀(川)鐵路惠農至銀川段在建鐵路項目,使寧夏路網建設和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2019年12月,銀蘭高鐵銀川至中衛南段開通運營,標志著寧夏正式邁進高鐵時代。
“太方便了,旅游、出差、探親可以說走就走了。以前坐飛機去外地辦事,去機場比較麻煩,現在動車一開,10分鐘就到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了,這感覺真爽。等銀蘭高鐵銀川至中衛南段和銀西高鐵、中蘭客專連成一體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觀念、消費觀念、就業觀念、時間觀念也會發生更多改變。”近日,寧夏盛世佳和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峰感慨地說。
銀川至西安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關中城市群和寧夏銀川的便捷通道。為確保銀西高鐵按期高質量開通運營,蘭州局集團公司變“要求干”為“領著干”,高標定位,通過實施紅、黃、白旗考核管理,開展“精品工程”創建、“爭先創優做貢獻”百日立功競賽等活動,全力推進問題克缺、精品工程創建等各項工作,爭創優質工程、樣板工程,全力打造西部“亮麗明珠”。
自1972年6月銀川至汝箕溝507/508次列車開行以來,寧夏本土列車由1對普通慢車增加到現在的16對空調列車,每一個進步都見證著寧夏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寶中線的開通運營,進一步帶動了西海固地區的發展。
近幾年,寧夏鐵路建設突飛猛進,線路日益密集,猶如條條通衢大道;鐵路貨運量占全區貨運量的12.9%,遠高于全國7.5%的平均水平。蘭州局集團公司加大國際班列的開行力度,開發多頻次多樣化的班列產品,不斷強化班列品牌效應,降低物流成本,帶動寧夏產業轉型,將寧夏的特色產品源源不斷地從銀川南鐵路貨場運出國門、運往世界,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加油助力。
有業內人士說,西北的旅游業、生態農業,特別是沿黃河寧夏段能夠快速發展,得益于鐵路大規模建設的支撐,也得益于鐵路的多拉快跑。包蘭、寶中、太中銀3條鐵路的建成通車,為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為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通了“大動脈”、暢通了“微循環”。
鐵路建設歷來是驅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蘭州局集團公司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相關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中衛至平涼至慶陽鐵路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展望未來,隨著銀川至西安、中衛至蘭州、中衛至平涼至慶陽、包頭至銀川等鐵路建成,區域內將形成現代化的四通八達快速客運通道,實現以銀川為中心的0.5小時至1小時城際圈。各城市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人民群眾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
生態文明描繪新畫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此,鐵路部門始終保持清醒認識和高度自覺。在建設、運輸等重點工作中,蘭州局集團公司針對寧夏特殊地理地貌特征,堅持常抓不懈、從嚴務實、科學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1958年,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在寧夏沙坡頭地區穿越騰格里沙漠,勝利通車。隨之而來的,卻是流動沙丘對鋼鐵大動脈的持續侵襲。中衛工務段固沙林場4代治沙人,在半個多世紀的治沙護路實踐中,攻克難關,創造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60年前沙坡頭一眼望不到邊的茫茫沙海,如今已變身為國家AAAAA級景區。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浸透無數治沙人的辛勤汗水,也見證了精準治理沙害的可喜變化。
“以前莊稼、房屋受災,吃飯時碗里都是沙子,很受罪。現在這里卻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鐵路治沙可謂是創造了奇跡。”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黨委書記武建國指著一大片林場說道。
迎水橋鎮中心距離包蘭鐵路約15公里,曾是一片沙海,百姓因沙害侵襲紛紛遷離,而鐵路治沙讓這里恢復了生機。“人進沙退”,依賴優美的環境,如今迎水橋鎮百姓收入連年增加,武建國見證了這一巨變。
“這里光照充足,建廠成本低廉,但光伏電池板對清潔度要求比較高,沙子吹到板上將大大影響發電效率。我們現在能把廠建在這里,真要感謝鐵路把沙害治理好了。”中衛市銀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16年,固沙林場的技術人員在對沙結皮的形成進行深入研究、反復試驗的基礎上,創造出“利用黏土壓沙(綠洲耕作土)制作人工沙結皮”的新技術,充分利用黏土遇水后快速產生結皮的特點,把固沙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繼“麥草方格”之后的固沙新途徑。如今,在包蘭鐵路上,技術人員已經制作出7萬多平方米的沙結皮。經過雨水滋潤,這片沙結皮上已經長出了郁郁蔥蔥的植被。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衛固沙林場職工扎設半隱蔽式格狀草5.5萬公頃,培育沙生植物1億多株,在騰格里沙漠植樹造林253.5萬多畝,建設林區面積56612.4畝。在沙層厚度達86米至100米的鐵路線路兩側,他們建起了長16公里、寬800米的治沙“五帶一體”防護體系。
一草一木皆關情,一山一水都有愛。鐵路人用自己的智慧,在呵護生態、造福百姓的康莊大道上留下了驕人業績,展現了時代風采。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