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助力山東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紀實
泰山巍峨聳立,黃河奔騰不息。復興號馳騁、貨物班列隆隆,初秋的齊魯大地,鐵路運輸一派繁忙景象。
從空中俯瞰,環形高鐵格外醒目,京滬高鐵、日蘭高鐵日曲段、青鹽鐵路和濟青高鐵,串起了山東8個地市。自東向西看,膠濟鐵路、膠濟客專、濟青高鐵“三線并行”,被譽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黃金走廊”清晰可見。沿著東部海岸線由北向南看,膠州灣、海龍灣、海州灣和青島港、黃島港、董家口港、嵐山港、日照港、連云港港“三灣六港”通過青鹽鐵路連接成群。
貨運增量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追溯山東經濟發展歷程,港口與鐵路相伴而生。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視察時強調,這為山東發展海洋經濟、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指明了方向。
鐵路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主動擔當,大力實施貨運增量行動,深入推進鐵海聯運和鐵路疏港運輸,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采取合同制運輸新模式,讓山東省16個地市“公轉鐵”運輸更有信心、更有底氣,讓50家選擇“公轉鐵”運輸的重點冶煉企業選得安心、運得放心。今年前7個月,山東地區鐵路疏港礦石運量達7300萬噸,月均運量同比增加168萬噸。2018年至2019年,鐵路運達山東地區的煤炭達2.64億噸。
充分發揮鐵路全程物流優勢,山東發往俄羅斯、德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貨物班列平均運到時間比海運減少7至15天。自2016年開行以來至2019年間,國際貨物班列開行數量年增幅由25.8%提高至61%。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濟南局集團公司進一步優化“公轉鐵”運輸措施,為企業量身定制運輸方案,著力打通物流堵點、連接斷點、解決難點,助企業渡過難關。
濟南局集團公司還積極克服“最前、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困難,及時推出“上合快線”等國際貨運新產品。截至8月31日,該局集團公司今年國際貨物班列往返開行856列,同比增長23.2%;集裝箱發送貨物2566.9萬噸,同比增長32.6%;新增集裝箱辦理站5個、作業點17個,為29條鐵路專用線增加集裝箱辦理品類。
5月18日,董家鎮物流基地成功開行中歐班列,濟南局集團公司管內形成中歐班列運輸濟南南、董家鎮“雙節點”驅動,助推濟南國際自貿區建設。截至目前,該物流基地已為海爾、重汽等省內企業運送產品30列,向德國、俄羅斯等國運送防疫物資620標準箱。
曾經,八百里沂蒙土貨不出、外貨不入。如今,臨沂地區形成了“東接、西通、南融、北進”的鐵路物流新格局。“十三五”期間,臨沂地區已開行國內外貨物班列3467趟、97878車,運送貨物63123.7萬噸。
他們還堅持“一企一策”,累計投入5940只敞頂箱,推出“鐵路班列+敞頂箱+背箱配送”服務新品;打造以青島港口為核心,以臨清、曹縣、平原、棗莊東為支點的集裝箱班列開行格局,實現38條集裝箱班列運行線路覆蓋山東,濟寧的大蒜、德州的化肥、菏澤的糧食全都坐上了火車。
藺家樓站創新實施“關口前移、路企配合、革新流程”,使卸車效率大幅提升。近3年來,濟南局集團公司日均裝車從8000車增加到1.1萬車,日均卸車從不足1萬車增加到1.4萬車以上。
“這么多年,關鍵時刻,是鐵路幫助我們少花錢、辦實事!”九羊鋼廠負責人坦露心聲。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鐵路向客戶讓利3.5億余元,并通過貨場擴庫增容等方式,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環形高鐵 暢通百姓出行旅途
“咱們的共產黨哎,領導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哎……”隨著日蘭高鐵日曲段的開通和環形高鐵列車的開行,《沂蒙山小調》響徹齊魯大地。旅客一天之內就可環游齊魯,為打造“齊魯鄉村振興”新樣板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厲家寨村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素有“中國櫻桃第一村”之稱。此前這里交通閉塞,村民們每年都為櫻桃銷路發愁。如今,厲家寨村的櫻桃搭上環形高鐵奔向遠方,還能賣個好價錢。多年為銷路發愁的村民樂開了懷。
臨沂北站,過往旅客不時來到土特產品展銷區。“咱老百姓的收成走出大山、走進廣闊市場,不再是夢想!鄉親們發展農村電商銷售信心更足了!”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之一的牛慶花表達了內心的喜悅。
高鐵進沂蒙,“親情沂蒙、多彩臨沂”路地聯手的文化旅游品牌助力當地發展。臨沂旅游客源市場半徑由原來的300公里擴大到600公里至800公里。
環形高鐵如同多功能“加速器”。旅客到山東省內旅游,無需提前做攻略,就能把山(泰山)、泉(濟南泉城)、海(青島和日照海濱)、圣(曲阜“三孔”)景點走遍,快旅慢游,有更多的時間體驗齊魯大地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觀。
旅客王先生借助環形高鐵,促成了多個地市進出口貿易項目,又開發了其他新項目。坐落在青山秀水中的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如今在校園招聘季也能借助高鐵迎來以往從不愿意來的濟南、青島的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鐵路營業里程由3814公里增長到5970公里、增長56%,其中高鐵由768公里增長到1995公里,增長159%,普鐵由3046公里增長到3975公里,增長30%。
濟青高鐵鄒平站坐落于4A級自然景區山腳下,周邊有鶴伴山、櫻花山、長豐生態農場等,這里是“天然氧吧”。8月份旅游回暖,路地聯手開出“零換乘”景區直通車,游客如織,一派生機盎然。
“過去回趟老家費時費力,現在3小時就到鹽城啦!”居住在青島的一對老夫妻高興地說。濟青高鐵與東部沿海“最美海岸線鐵路”——青鹽鐵路同一天開通,高鐵發展結束了日照、連云港、鹽城3地不通動車的歷史。
作為山東省“四橫六縱三環”高速鐵路網布局中濟青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濰坊至萊西高速鐵路將于年內通車,屆時濟南與煙臺民眾將實現“兩小時生活圈”。
情系老區 幫扶貧困群眾致富
一列綠皮“慢火車”行駛在淄博至泰山間,鄉愁和歲月的印記被車輪聲喚醒。7053/7054次列車作為山東省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車”,被百姓譽為“扶貧列車”“致富列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坐上“慢火車”,走進山間村落,趕集采摘,品嘗農家味道,再帶點無公害的蔬菜和瓜果與家人朋友分享,已然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休閑選擇。這趟車每年40萬人次的客流中,六成以上是游客,帶動了當地鄉村振興,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近年來,淄博市集合各方力量開展扶貧攻堅。文化和旅游部門依托這趟“驢友專列”,給沿線山村定制了旅游專線,向全國旅行社推介。農業和農村部門實行連片經濟作物園區規劃,吸引工商資本進山,開展山區農作物深加工助農幫扶。
“慢火車”沿線有7個貧困村,路地依托“慢火車”開發了山水生態觀光、鄉村田園等6條旅游線路,這些村早些年脫了貧,走上了致富路。上瓦泉村的草莓、櫻桃、獼猴桃等采摘園以及特色農家餐飲、農家風格旅館等,讓游客樂此不疲,該村從貧困村一躍成為小康村。
蒙陰被譽為“江北水果之鄉”,這里曾經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野店鎮毛坪村盛產蘋果和蜜桃,可惜山路蜿蜒,交通不便,山貨賣不出去,前些年一度成為山東省省級貧困村。
鐵路部門定點幫扶后,在臨沂站、臨沂北站設立農產品專柜,免費打廣告,為毛坪村節支達20萬元,還邀請駐村第一書記走上高鐵“帶貨”推介產品,讓毛坪村的蘋果知名度大增。為了幫助毛坪村徹底脫貧,鐵路部門投資建設環山路,臨沂站還與村黨支部結成共建對子幫扶。如今的毛坪村舊貌換新顏,全村462戶1387名村民,正依托6000多畝果園步入小康生活“快車道”。
自2017年至今,鐵路部門先后為對口幫扶村投入資金375萬余元,為菏澤市牡丹區夾河趙村小學建設附屬設施,使孩子們擁有更好的校園生活,還與夾河趙村黨支部聯學聯建;為費縣石井鎮柴禾峪村地瓜食品廠建設廠房,采購加工設備設施;為蒙陰縣舊寨鄉常坪村新建大棚桃示范工程項目的上馬提供投資幫助。
心中有大愛,盡顯擔當情懷。今年4月1日,7053/7054次“慢火車”改在濟南站始發,在全國81趟公益性“慢火車”中首個升級為空調旅游列車,促進了旅游和消費“雙扶貧”,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列車條件好了,旅客出行更溫馨,車票依然不漲價,鐵路部門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依舊。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繞山間……”歌聲蕩漾,一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描繪著老百姓生活安寧、富裕的生動場景。齊魯大動脈必將不斷奏響助力老百姓奔小康的樂章,在服務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