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最需要的地方,總能看到一批批鐵路人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今年3月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疫情,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帶領全路干部職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迎難而上、保通保暢,筑起阻斷疫情傳播的鋼鐵防線,以實際行動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作為阻斷疫情傳播、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鐵路陣地必須守住!在守好首都疫情防控責任區、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助力東北復工復產等多個戰場上,鐵路人斗志昂揚,越是艱險越向前。
從站內到車上,從臺前到幕后,萬里鐵道線上,一個個平凡英雄的身影不斷閃耀,一個個暖心故事持續上演,傳遞著“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心,銘刻下鐵路人的無悔誓言和忠誠擔當,匯聚起全路上下共克時艱、勇毅前行的強大力量。
他們無畏,面對疫情“逆行”出征
6月8日3時,上海虹橋站一片靜謐。徐偉偉來到配電間,仔細檢查配電系統設備和網絡是否正常。配電系統是車站所有設備的“心臟”,每隔兩小時就要巡視一次。
疫情形勢最緊張的時候,為保障援滬醫療隊出行、生活防疫物資運輸,上海地區三大車站依然運轉。6月1日0時起,上海這座超大城市,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鐵路部門有序調整運力、加開列車。6月10日,上海虹橋站日均接發列車增至70多趟。
徐偉偉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申鐵信息公司虹橋工區副工長,和同事24小時輪流值班,定時巡檢車站的空調主機、水泵、空調箱、控制柜、水箱、管道、鍋爐等。這些設備設施多達上萬件,而且都在地下,檢修難度很大。
5月,因一些同事在家隔離、無法到崗,徐偉偉的工作任務更重了,每天要對空調濾網進行3次消殺。原來一個班組13個人的活兒現在由7個人來完成,作業量翻倍。身材瘦弱的徐偉偉全身裹得嚴嚴實實,背著幾公斤重的消毒罐子,在黑暗密閉、空間狹小的空調機箱里噴灑消毒水,經常被嗆得滿臉通紅。
“已經快90天了,吃住都在這里。”徐偉偉臨時住在車站空調主機房隔壁的小房間里。房間在地下十幾米處,潮濕陰冷,噪音很大,消毒水的氣味久久不散。靠墻根處擺著一張簡單的折疊床,桌子上放著泡面、餅干等簡易食品。
苦中作樂,徐偉偉和同事互相鼓勁:“看著按下‘暫停鍵’的上海恢復原位,我們感到很欣慰。”
從徐偉偉所在的上海虹橋站往北1300多公里,在首都疫情防控中,不善言談的“大白”、北京鐵路疾病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主管技師付璇爆發出驚人能量,展現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堅韌。
雖然客流減少,但北京鐵路疾病預防醫學研究中心監督員到車站、列車上開展環境采樣的頻次不能少。他們每次至少選取80個重點點位進行采樣,包括進站安檢設備、檢票閘機、候車座椅、洗手間等。采樣結束后,樣本要立即送到該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
在實驗室里,被譽為“核酸檢測大拿”的付璇與潛在風險正面交鋒。核酸檢測工作步驟繁瑣,從提取、擴增到結果判讀,檢測一個樣本需更換移液吸頭200多個、手動移液器500余次。付璇一次通常要檢測90個樣本,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循環往復。為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她盡量控制進食和飲水。氣溫日趨升高,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幾次近乎虛脫。
一天子夜,某批次樣本需連夜檢測。“連軸轉”的付璇主動請纓,一個人留在實驗室,忙到了凌晨兩三點。出了實驗室,在等待檢測結果的兩個小時間隙,她就躺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休息。結果出來后,她顧不得饑腸轆轆,又馬不停蹄上傳檢測報告。
“疫情淬煉的經歷,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付璇說,“為了保障職工群眾和旅客健康安全,再苦再累都值得。”
他們擔當,挺起保通保暢“脊梁”
三四月間,遼沈大地疫情突然來襲,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量機車乘務員不能正常到崗,對沈山線、京哈線列車運行造成嚴重影響。而這兩條線路,恰是東北地區最主要的貨運通道,每天有160多對貨物列車疾馳而過,關系東北三省及蒙東地區重點物資供給。
保通保暢,刻不容緩,責無旁貸!
國鐵集團黨組一聲令下,鄰近鐵路局集團公司機車乘務員迅速響應。“我有24年黨齡,退伍軍人出身。只要組織需要,我義無反顧!”看到“支援錦州機務段”的通知,正在調休的江岸機務段南線運用車間機車乘務員胡德偉鄭重寫下請戰書。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北京、濟南、上海、鄭州、武漢……4月上旬,緊急集結的近300名機車乘務員從這些城市出發,星夜兼程,輾轉千百里跨過山海關,馳援東北。
胡德偉回憶說,為值乘路上少上廁所,他們口干時只是輕輕抿一口水,濕濕嘴唇、潤潤嗓子。
兄弟單位伸以援手,東北鐵路職工斗志更加高昂。沈陽局集團公司8個機務段的千余名機車乘務員“以車為家”,連續7天不下車,輪流睡行軍床、睡袋;吉林地區最大的貨運編組站——棋盤站能夠到崗的175名干部職工集中在站56天,日均解編貨車6195輛,屢創紀錄;雞西工務段綜合機修車間12名黨員組建兩支突擊隊,一組駕駛路用軌道車接送職工往返作業地點,另一組為異地車間干部職工運送蔬菜、肉類等生活保障物資……
白山黑水間,鐵道線成為疫情下煤炭、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快速運輸的“生命線”,為民生保障、貨運暢通、產業循環提供有力支撐。今年3月以來,沈陽局集團公司化肥運量同比增幅超過600%。
目光從東北平原轉到西北邊關。在這里,鐵路人也打了一場保供穩鏈的漂亮仗。
夏日的午后,阿拉山口國境站室外溫度可達35攝氏度左右,中歐班列在此集結,準備出境。聽到對講機里傳來指令,該站運轉車間1調調車長李偉華和同事迅速吃了幾口飯菜,跑回崗位,開展又一批次中歐班列調車作業。
疫情影響下,阿拉山口國境站每天仍通過十幾趟中歐班列。李偉華所在的1調承擔著出境中歐班列車輛編組、場間調車、換裝庫取送車等任務,作業時間緊、環節多、標準高。
觀察前方信號和線路情況、檢查車輛和貨物裝載狀態、連掛作業……每個環節,李偉華都沖鋒在前,身著厚重的防護服不停爬上爬下、低頭彎腰,只為快速高效完成日均450多輛車的調車作業,壓縮中歐班列的口岸停留時間。“一天奔波下來,我們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手腳常常被泡得泛白,護目鏡也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李偉華說。
按照防疫要求,李偉華和同事工作的區域屬于關鍵的閉環區。自今年1月8日到崗后,他一次也沒有回過70多公里外的家,偶爾會與奮戰在地方社區抗疫一線的妻子視頻聊天,相互鼓勵打氣。“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33歲的李偉華道出了萬千鐵路青年的心聲。
在一個個“李偉華”的努力下,阿拉山口國境站今年通行中歐班列已突破2000列,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轉起來”。
他們奉獻,唱響先國后家“旋律”
“我爸媽從方艙醫院出院了,現在家休養。”閔行站調車長王維的父母確診新冠肺炎,兒子今年參加中考,家里只有妻子一人照顧。他說,鐵路人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關鍵時刻總得有人頂上去。
閔行站距離上海市中心30多公里,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貨物運輸儲存集散地之一。受疫情影響,閔行站139名職工只有85人可以到崗工作。作為一名黨員,王維帶頭堅守崗位,連續兩個月吃住在車站。從全國各地運來的物資在此卸下,由汽車轉運到上海各個社區。“舍小家為大家,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會改變”……他們的事跡登上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催人淚下。
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一幕幕鐵路人甘于奉獻、顧全大局的場景經常上演。
看遼寧,新婚燕爾的“鐵嫂”李蓬鷺趴在自家靠近鐵道線的窗戶上,只為抓拍兩個月未見面的丈夫——沈陽工務機械段移動焊軌車間職工劉成東。一段長11秒、記錄劉成東在“黃色火車”上工作場景的小視頻刷爆網絡,成為夫妻倆獨特的幸福紀念。
看黑龍江,哈爾濱客運段北京車隊“雷鋒班組”的班組長郭慶文與在醫院工作的妻子忙得沒時間回家,把女兒托付給父母。領取防疫物資、整理臥具、配發生活用品……他為集中封閉管理的260多名乘務人員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崗位上度過了40歲生日,吃了一碗用泡面代替的長壽面。
看河南,得知車隊要組建4個零感染風險的乘務班組和2個熱備班組,鄭州客運段高鐵四隊乘務員王紅玉毅然報名,推遲自己原計劃5月21日舉辦的婚禮。母親不同意,她就讓同為鐵路職工的父親勸說。事跡傳開后,王紅玉成為眾人眼中的“最美新娘”。
看福建,漳州車務段漳州北站扳道員張培元一家三代四口人并肩戰斗在抗疫一線。妻子吳曉梅是漳州市醫院康復科護士長,在漳州北站站前廣場為旅客做核酸檢測;父親張宗育退休了也閑不住,在鐵路小區附近當抗疫志愿者;學醫的女兒張穎也不甘落后,在廈門市區參與核酸采集工作。
當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局部地區仍有小幅波動。擁有無畏、擔當、奉獻品質的鐵路人征衣不解、枕戈待旦,正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以“保安全防疫、運輸暢通”的實際行動為穩住經濟大盤擔當作為。
他們眾志成城,堅信抗疫淬煉的人生更加閃耀。
他們匯聚成光,把鐵路抗疫道路照得更加明亮。
他們久久為功,讓宏觀經濟發展動能更加強勁!(文/王召杰)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