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流還未降臨,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便為湖南株洲這座工業老城按下了“暫停鍵”。一時間,全城靜默,高風險區、重點封控區“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的政策迅速出臺……當一連串嚴峻的消息接踵而來,堅守鐵路一線的筆者,以及身邊的同事、親朋好友,都成為了這場“戰”疫特別行動的見證者、參與者。一路跋涉一路歌,在點點滴滴的奮進征程上,總有一些瞬間讓人難忘,促人振奮。
一個突然的考驗
原本,作為鐵路機調員的筆者,工作“四班倒”,規律性極強。但是,嚴峻的疫情,卻生生把規律極強的上班秩序,給打亂了——因為疫情防控政策,工作由原先的“四班倒”改成了“兩班制”,這意味著我們所在的兩個班組需要連續堅守三個班,才能迎來替班的同事,每一個班時長為24小時。就在我們即將調休之際,恰逢“全城靜默”的指令下達,于是我們兩個班組,就必須堅守崗位。
疫情面前,身為黨員就要堅決頂上去,這是最起碼的政治覺悟,也是我們兩組人馬共同的認識。可是,堅守崗位需要的不僅是在崗守責,也有其他鮮為人知的付出。由于靜默政策來得突然,我們誰都沒有準備換洗的衣物,只能將就一下。由于工作周邊全是疫情高風險區,單位會每天安排做核酸檢測,但條件有限,醫護人手也不夠,單位領導委派了兩人穿起厚重的防護服去協助開展核酸工作。受疫情影響,食堂也不能外出采購,加之每天六十人左右的就餐,導致食材消耗量很大,伙食也由原先的五菜一湯變為四菜。諸如此類的困難,不一而足。
但考驗面前,依然還有很多暖心的體驗。考慮到全體留崗值勤人員的辛苦,在領導的協調下,由衡陽的兄弟單位負責采購,再交由跑衡陽的同事負責拖運回來,食材需求的難題迎刃而解。食堂做飯的“大廚”老吳,每天盡可能地以有限的食材變著花樣地燒飯做菜,讓我們吃得十分歡喜。為方便“戰”疫進程,我們在單位留守的一日三餐,均由單位補貼,不需要個人刷卡,并且每人還可以在工會領取一份方便面和一份雞腿。每一天,我們都互相加油打氣,并且還會從微信工作群里接收到居家隔離的同事送上的點贊和問候……寒冬雖然即將來臨,心理卻總是暖暖的。
一個堅守的身影
靜默的“戰”疫征程上,有這樣的一個身影,讓筆者欽佩不已,十分難忘。
他是一名生產調度,筆者同一班組的同事文智,一個很憨厚的“老鐵路”。在這場疫情防控行動中,每當看到他的身影,心里總有一種極其踏實的安寧。
由于腳上的痛風癥狀很嚴重,他走起路來總是一拐一拐,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地向前挪著,仿佛是戰場上的一個傷員,但卻有一種“輕傷不下火線”的從容和堅韌。工作中,他發揮一如既往的穩健,時而在專心地分解每日班計劃、機調令與客調令,時而在細心了解人員情況調配機班等線上非正常問題,維護正常運輸秩序;時而在協調機控室和地檢組作業,保障機車能及時進出庫,以滿足運輸生產的需要,每一份工作都做得精致而仔細。不僅如此,他還充分利用業余時間,主動抄起掃帚,一點點清掃著工作區域的衛生。盡管都勸他多歇歇,但他每次總是輕抿著嘴唇,笑著點點頭,又轉過身去繼續……
細微之處,最是動人。從他堅守的身影里,筆者看到了一個“老鐵路”愛崗敬業、勤懇擔當的樸實情懷,看到了他忍著病痛而依然微笑著走向崗位的亮麗風采,更看到了他那一顆無私奉獻的初心。都說滴水可以藏海,那么,他的身影就是我們這個班組里最亮的那顆星!因為他的身影,我們都對于這場“戰”疫行動,有了更大的勇氣和信心。
一個溫馨的禮物
因為全城處于靜默狀態,所有的商店全都關門歇業,平時熱鬧的生活氣息一下子消失不見,讓我們心里都是空落落地。有時很想買點生活用品,也只能嘆息一聲,就此作罷。
然而,就在一個寂靜的晚上,跑婁底的乘務員劉澤下班時,給我們捎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幾個新鮮的小橘子!那黃澄澄的橘皮,那小巧玲瓏的造型,或許在平時根本不起眼,但那一刻卻讓我們每個人都要感動得跳起來!
剝開一枚小橘子,慢慢抽掉橘皮里蘊藏的白須,再拈起一枚橘子瓣放進嘴里,酸甜爽口的涼意一下在味蕾間爆開,讓我瞬間感受到,原來平日里極其不起眼的小橘子,在全城靜默的時刻竟是如此美味、如此難得!
橘子不多,我們卻吃得格外緩慢,格外認真。一邊慢慢地咀嚼著美味的橘子,筆者忽然想起了表姐李子墨,她是房建段公寓的,也在這個高風險區工作,因為靜默政策只能在單位封控,也不能回家,不知道她是否也能像筆者一樣,在這個物資匱乏、商鋪歇業的時刻里,吃到一枚可口的水果?但是,筆者依然相信,她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因為她的背后,還有領導、同事,還有堅強的黨組織,還有關心著株洲抗疫進度的每個人!
吃完了橘子,班里另一個“老鐵路黨員”同事劉斌笑著告訴筆者:“這些橘子皮咱可不能扔了,等想吃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聞一聞!”他憨厚的笑容,讓筆者腦海里瞬間迸出一個詞“苦中作樂”。是啊,疫情防控的征程中,條件雖說是苦了些,但些許的細節、點滴的問候,依然讓我們充滿樂趣,充滿奮進的力量。毛主席曾說過“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更要充滿斗志地奮斗!
一個難忘的生日
“戰”疫征程上,不光有默默無言地堅守、執著專注地擔當,更有許多精彩而溫馨的鏡頭。
11月8日這天,是指導司機楊向陽東的30歲生日,他卻堅守在婁底添乘K138機車上。原本,家人早就給他訂好了蛋糕、飯店,準備好好慶賀一下。然而,靜默的政策面前,這個想法只能暫緩了。
“生活中,儀式感必不可少,這樣才會不留遺憾!”得知這一消息后,工會的嚴主席拍拍他的肩膀,遞過一個堅定而溫暖的眼神,“放心吧,等晚上給你搞一場特殊的慶生活動!”
那一刻筆者都覺得,這話水分極大。畢竟,商鋪歇業,全城靜默,哪里還能買到蛋糕蠟燭,哪里還敢聚會娛樂?然而,到了晚上,卻真正地見到了奇跡就在身邊——
那個傍晚,大家想辦法準備了些飲料,坐在辦公室,沒有燭光,沒有蛋糕,但是當一邊唱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歌曲,一邊拍著手,向楊向陽東送上祝福。沒想到,這位平時一向樂觀堅強的“硬漢子”,此刻卻被這個簡單而又溫馨的生日儀式感動得眼眶發紅!
“雖然條件是簡陋了點,但大家的心都是滿滿的祝福!”在大家的風趣祝福中,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宴會”正式開席了。大家舉起飯盒,以飲料代酒,憧憬著疫情解除后的盛大場景,更對于鐵路員工的堅守,多了一絲理解和認同。
這個難忘的生日,是這場“戰”疫征程里,最溫馨動人的小插曲。
一個不凡的征程
而今,北風起,孟冬至。株洲的“戰”疫征程,依然在繼續挺進。而我們的鐵路戰線,僅是株洲疫情防控大軍里的冰山一角。
還有那些穿著防護服每日沖鋒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呢,還有那些為全城靜默而奔赴服務的政府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呢,還有那些在醫療方艙施工地上揮汗如雨的農民工呢,還有那為守護全城網絡而背后擔當的信息產業人員呢,還有那廣大響應政府號召靜默在家的人民群眾呢,還有那全國各地的關注目光和真誠祝福呢……如果說,嚴峻的疫情形勢下,每個人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那么,這一路的奮進、一路的堅守之中,我們都在親歷著疫情面前的“不拋棄、不放棄”,我們都在體驗著從黨委政府到單位機構的關心和溫情。疫情無情,但是這片熱土有情;正是在這一個個難忘的瞬間之中,我們每個人擺脫了壓抑、無助,變得重振信心、滿懷希望。透過這段珍貴而難忘的征程,透過這一個個暖心的瞬間,筆者更深信那一句詩意的宣告----既然冬天已經來了,那么春天還會遠嗎?期待疫情早日結束!(文/李順)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