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為期62天的鐵路暑運圓滿結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8.87億人次,同比增長6.7%,日均發送旅客1431.2萬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其中8月10日至12日連續3天單日客流超1600萬人次;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7億噸,貨物發送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今年暑期鐵路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等客流疊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洪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客貨運輸和防洪安全,精心組織暑期旅客運輸,落實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和社會物流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運輸能力增強,較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統籌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資源,全力挖潛擴能,動態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全國鐵路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0905列,同比增加636列、增長6.2%。用好鐵路12306售票和候補購票大數據,深入分析出行需求,采取增開臨客、動車組重聯、普速旅客列車加掛車廂等方式,及時增加熱門時段、方向和區間運力供給,較好滿足了旅客暑期出行需求。加大旅游列車開行力度,串聯起主要旅游城市,打造消費新場景,有效助力旅游經濟、銀發經濟發展。池州至黃山高鐵、日蘭高鐵莊寨至蘭考南段、蘭張高鐵蘭州至武威段等新線暑運“首秀”表現亮眼,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激活沿線文旅資源。加強跨境旅客運輸組織,中老鐵路、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累計發送跨境旅客4.56萬人次、518.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8.1%、10.7%。保持普速旅客列車開行規模,開好公益性“慢火車”和鄉村振興列車,便利老少邊和脫貧地區群眾出行。
服務品質提升,有效改善旅客出行體驗。優化鐵路12306售票系統功能,科學制定售票策略,精準提供信息服務,進一步提升旅客購票體驗。鐵路12306客戶端推出“學生預約購票服務”“學生出行需求采集”新功能,學生旅客可為本人和2名同行乘車人提前預約購票,暑運期間累計發售學生票1432.3萬張。積極推廣新型票制服務,計次票、定期票覆蓋60條線路,旅游套票覆蓋11條線路,較好滿足了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鐵路暢行碼覆蓋所有動車組列車,全國120個車站可實現便捷換乘,80余個車站提供互聯網訂餐服務,提供“靜音車廂”服務的動車組列車拓展至92列,旅客出行更加溫馨舒適。打造動車組餐飲特色品牌,提升列車餐飲服務品質,推出物美價廉、各具特色的美食,努力為旅客提供“一盒好飯”。做好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服務,提供綠色通道和愛心服務,累計幫助重點旅客29萬人次。
貨運高效暢通,有力服務經濟平穩運行。針對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用電量攀升的情況,加大能源保供運輸力度,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鐵路主要煤運通道,動態掌握重點發電企業用煤需求,實行運力傾斜,給予重點保障,國家鐵路發送電煤2.5億噸,全國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始終保持較高水平,較好服務了各地迎峰度夏。做好糧食、化肥、搶險救災物資等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開辟“綠色通道”,強化全程盯控,確?焖偎瓦_,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加強國際聯運組織,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保持穩定開行,有效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
強化風險防控,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加強鐵路防洪重點處所的巡守監護,組織鐵路干部職工加強線路巡查、設備檢修,落實汛期行車安全措施,確保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最大限度減少極端天氣對鐵路運輸安全和秩序的影響。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則,積極應對強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動態優化旅客列車開行方案,采取停運、限速、迂回等措施,主動規避風險。加大運輸服務資訊發布力度,及時公布列車停運、晚點等情況,做好車票退票、改簽等服務,保障在途旅客列車餐飲、供水等需求,較好服務了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全國鐵路公安機關扎實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三打三防”專項行動和客運站區域道路、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為鐵路暑運創造了良好治安環境。(楊建光)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