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昆楚大鐵路開通一個月,客流持續火爆,動車成為了昆明、楚雄和大理間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尤其在7月20日調整、優化運行圖,動車由21.5對增加至36.5對后,客流更是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截至7月31日,共發送旅客129.5萬人次,最高日(7月29日)達 5.6 萬人次。
廣州、南寧、北海、桂林至大理客流火爆
旅客在昆明站有序乘降列車。張灝攝影
7月20日起,云南大理開行直達廣州、北海、桂林、南寧、柳州和衡陽方向的10對動車組列車,安全、舒適、便捷的動車組列車促進了客流的大幅增長。
昆明客運段D3802次列車長雷軍虎說:“廣州至大理動車幾乎趟趟滿員,周末有的區段客流甚至出現‘井噴’。”
進入暑期,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多重疊加,客流逐步進入高峰。大理至桂林北D3936次列車長趙婧汐介紹,昆明至大理、麗江是聞名世界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暑期游客都很火爆,今年動車開進大理,連通全國高鐵網,大理更火了。
據了解,大理至桂林、北海、南寧、廣州方向車票緊俏,出行需提前購買車票。
周末探親訪友客流居多,回家更方便了
旅客使用閘機自助檢票。張灝攝影
7月28日、29日的這個周末,昆明至大理36.5對動車組列車座無虛席。7月29日,大理站發送旅客3.05萬人,再次刷新紀錄。大理站站長王銘錚介紹,周末昆明至大理探親訪友客流居多,動車變成了沿線人民群眾的公交車。
“現在動車通了,隔三差五就能回家看看,我工作忙的時候,父母還可以到昆明看我,回家更方便了。” 大理至昆明D8708次列車上,在昆明上班的小姚說,動車沒有通到大理前,從昆明到大理需要坐五六個小時的汽車,而且經常堵車,她往往只是過年過節才回家。
同樣在D8708次列車上,旅客王晶聽著音樂,刷著微信,與朋友聊得很開心。“我在昆明上班,妻子和孩子在大理,之前有時自己開車跑通勤,或與朋友拼車,但由于成本高和長途駕駛疲勞,回家一趟很辛苦。” 王晶說,現在好了,昆明至大理2小時。
鐵路部門多措并舉,讓旅客體驗更美好
昆明站利用站內57臺自助售取票機、14條自助實名通道和57臺檢票閘機等客服設備為旅客鋪設了一條自助購票進站乘車的“快速通道”。客流高峰時段,安排二三名工作人員,組織動車組列車專用通道、自助驗證口外圍旅客快速驗證進站乘車。
為緩解旅客集中到達時段旅客出站緩慢的問題,自7月9日起,昆明站啟用10臺旅客出站驗票閘機,提前引導持藍票達到旅客通過驗票閘機迅速出站;開足3個人工出站驗票口查驗紅色車票,有效分流紅藍票到達客流,加快旅客出站速度。
楚雄站設置商務貴賓候車室以及母嬰候車室,提供個性化貼心的服務。在楚雄、南華、祥云等站設置綜合服務臺,為旅客提供交通、旅游、酒店綜合查詢功能和各類特色、個性化服務。
昆明至大理、麗江換乘十分方便
旅客陸續前往站臺乘車。張灝攝影
大理至麗江上午3趟列車,下午5趟列車,麗江至大理上午5趟列車,下午3趟列車,最快僅需1小時41分,游客在兩地間可實現輕松換乘。
昆明至麗江每晚開行6對;麗江至昆明每晚開行5對夕發朝至列車,昆明至麗江K9686次、麗江至昆明K9688次列車上有獨立的包房,可滿足一家三口住獨立包房,這趟列車上有餐車、酒吧,旅客可以一路唱著歌,聽著音樂,喝著啤酒,品著春茶,旅途十分愜意。
“高鐵+”延伸服務鏈深受旅客青睞
昆明客運值班員引導旅客候車。張灝攝
自今年6月份昆明南站“12306”網絡訂餐和特產預定配送中心上線運行以來,深受旅客熱捧。每天都有旅客進行餐食和云南特產預定,鐵路部門對原有44種上線餐食品類進行優化調整,保留訂購頻率較多的32種餐食,增加貴妃奶黃包等4種餐食,進一步豐富了旅客選餐品類。
為提高服務品質,切實解決旅客出行“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昆明局集團國際旅游服務有限公司推出了“昆鐵云行”高鐵+共享汽車項目,在昆明、普者黑、楚雄、大理、麗江火車站布設服務網點,分時開通租賃業務,自7月1日各網點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有130多人體驗此項便捷服務。
與此同時,抓住昆楚大鐵路開通運營期間,國際旅游服務有限公司開拓“酒店+交通”半自助游產品,組織專人對大理酒店業進行實地考察,經綜合對比后與大理N度酒店等開展“高鐵+酒店+接送”半自助旅游項目,目前已有數十人體驗了此項服務。
為提高大眾化、個性化供給質量,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充分運用融媒體,開發“昆鐵+”手機APP,全力打造具有云南鐵路特色的“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平臺。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