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工人在黔張常鐵路黔江區段的一涵洞工地施工。
黔張常鐵路自渝懷鐵路黔江站引出東行,經重慶黔江、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在湖南張家界市與焦柳鐵路銜接,后向東至終點湖南省常德市。鐵路規劃線路總長340公里,線路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客貨共線國家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為確保2020年通車,工人們“五一”小長假沒有休息,仍在加緊施工。
今天隨小編一起來關注下,除了正在加緊施工的黔張常鐵路,今年重慶在鐵路方面還有哪些動作!首先關注下今年力爭通車的鐵路有哪些?
【今年力爭通車】
渝萬鐵路將于年底通車
3月29日,渝萬鐵路全線鋪通
3月29日,渝萬鐵路全線鋪通
2016年3月29日19點18分,陰沉的天空下起了小雨,萬州北站的站臺前已被數十盞節能燈照得如同白晝。細雨中,一對500米長的鋼軌在鋪軌作業車的牽引下,緩緩滑落在站臺前石砟上的軌枕上,工人們在這里鋪下了渝萬鐵路萬州段正線的最后一根鋼軌,并與萬州北站的鐵軌相連。這標志著渝萬鐵路萬州段及渝萬鐵路全線正線鐵軌鋪通。
渝萬鐵路預計在年底建成通車。渝萬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小時,由重慶北站引出,途經江北、渝北、長壽、墊江、梁平,終點為萬州,線路全長247公里。屆時,市民坐火車從主城到萬州車程只需1小時。
三萬南鐵路今年10月建成通車
三萬南鐵路目前正有序推進,該線起于綦江三江,經萬盛至南川,全長65.91公里,總投資32.19億元。
該鐵路自渝黔鐵路三江站接入,從綦萬高速公路溫塘大橋下跨河進入萬盛經開區境內,在南桐鎮峽口壩設萬盛站,然后一條聯絡線接入萬盛西站,一條則沿孝子河右岸穿黃高山、石關子駛往南川連接南川至涪陵鐵路,設計時速120公里/時,客貨兼營。
【今年力爭開工】
渝昆高鐵力爭年底前開工
渝昆高鐵是“京鄭渝昆高鐵大通道”的南部路段,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干線,與已開建的鄭萬高鐵共同構成西南與中原、華北、東北地區的高速鐵路大通道。
按照目前初步確定的線路走向,將由重慶西站出發,經江津北、永川南、瀘州、宜賓、昭通至昆明,全長700公里左右。待全線建成后,從重慶坐火車到昆明的車程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中午在重慶吃完火鍋,下午到昆明享受一碗過橋米線,這將成為現實。
市郊鐵路璧山至銅梁線
工人走出施工中的縉云山隧道出口。
從2016年3月13日開始,一直呼聲很高的市郊鐵路璧山至銅梁線終于揭開神秘面紗,鐵路建設方首次在網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示,公示內容首次揭開了璧銅鐵路線的具體走向和站點設置,其中網上公示將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為3月12日到22日,第二次在兩個月后進行,同樣為期十天。每個程序走完都需要數月的時間,建設方計劃今年之內將前期程序全部走完,并在年底前完成工程動工,預計工程將于2019年完工通車。
主城到黔江城際鐵路
渝黔(江)高鐵由南岸區重慶東站引出,向東經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止于黔江,設計時速300—350公里。
【正加緊建設】
珞璜鐵路樞紐項目快速推進
運梁車和架橋機準備“交接”
珞璜鐵路樞紐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特大件和散貨物流基地,是珞璜“水公鐵”綜合物流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將形成年到發貨運量1500萬噸的集散能力,鐵路、水運、公路將實現聯運共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使“渝新歐”與長江黃金水道無縫對接。
目前,施工方正在搶抓進度,從2016年3月18日開始,珞璜鐵路樞紐開始大規模進行架梁和鋪軌工作,每天有300多名工人奮戰在筑路架橋的第一線,屆時,該樞紐將成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新起點。
渝黔新線鐵路預計2017年底建成
渝黔新線鐵路全長345公里,較1965年建成的既有渝黔鐵路縮短里程約80公里,設計最高時速達200公里/小時。其中重慶境內115公里,貴州境內230公里。渝黔新線鐵路預計2017年底建成,投用后重慶到貴陽的列車平均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10小時以上縮短至2小時左右。同時,渝黔新線鐵路與已投用的貴(陽)廣(州)高鐵實現無縫對接,市民以后赴廣州、香港,只需7小時內就可到達。
【重慶將建設“米字型”高鐵網】
“十三五”時期,重慶將圍繞鐵路中長期發展目標任務,加快構建以重慶樞紐為中心,“米”字型高速鐵路通道為骨架,“兩環十干線多聯線”普速鐵路為支撐的現代化鐵路網絡體系。
除了重慶西向到成都,還有西北向到蘭州,北向到西安,東北向到鄭州,東向到武漢,東南向到長沙,南向到貴陽,西南向到昆明,八個方向形成米字型鐵路。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