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中老國際通道玉磨鐵路建設過程中,各參建單位結合施工實際,開展工藝工法創新和技術攻關。目前,已有29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為有效推進項目建設,建設者針對復雜地質,研發出整體配套移動棧橋、組合式模板臺車、鋼拱架定位器、注漿快速接頭等多項技術,并獲得國家專利。
玉磨鐵路新平隧道全長14.835公里,共穿越6條斷層破碎帶,所經之處巖體破碎、涌突頻發,屬于Ⅰ級高風險隧道。沿用常規的掘進方法行不通,為此,建設單位采用相對安全的銑挖機非爆破開挖,“螞蟻啃骨頭”式地一次掘進一米,穩步推進工程建設。
中鐵隧道局集團玉磨鐵路項目部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軟弱圍巖隧道安全快速進行施工,項目部根據圍巖實際,研發了“三臺階帶仰拱同步施工工法”,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提高了掘進速度。加快新工法工裝配套,成功研發出第一代整體配套移動棧橋,目前已有15臺投入隧道施工,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鐵路建設過程中,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的線路按其技術要求要分段施工。相對獨立的若干段放在一起,其過渡的地方稱為“錨段”,為滿足后期安裝供電設備,在隧道開挖時就必須在錨段處增大斷面,而傳統施工工藝無法對錨段一次性進行混凝土澆筑,而且,玉磨鐵路的地質極其軟弱,錨段不能及時襯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為攻克這一施工難題,項目部組建研發團隊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錨段和正常段一次整體澆筑的組合式模板臺車,獲國家發明專利。該設備的運用,使隧道錨段施工由原來的10天縮短至3天,不僅解決了施工難題,還可節約成本數千萬元。
在新技術的支撐下,目前玉磨鐵路建設正在快速有序推進。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