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雜志訊(本刊記者 / 任如玉)4月18日,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水運局局長李天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在國務院復工復產機制下,交通運輸部會同外交部、工信部、商務部等12個部門成立了國際物流工作專班,全面協調解決國際物流中存在的問題,彰顯大國擔當。隨后各地紛紛響應,從中央到地方,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國際物流戰“疫”攻堅戰。
中央統籌政策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物流受到直接影響,不同的物流運輸企業面臨的境況可謂冰火兩重天。疫情期間國際貿易下滑,進而影響了空運需求量,停航停飛已成常態。一些航司“客改貨”運輸防疫救援物資,但一般按照成本來定價,覆蓋可變成本,并不靠此賺錢。與此同時,擁有固定貨運客戶和服務能力的專業貨運航空公司可謂迎來了春天,因為它們不僅可以運防疫物資,還有正常客戶的運貨訂單。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二級巡視員張清表示,客機腹艙運輸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約占航空貨運總量的70%。在國內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占比高達82%;在國際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占比達到49%。而目前全球醫療和各種物資的需求比疫情前更加旺盛,供需不平衡之下運價也是水漲船高,不少航線的貨運價格翻倍上漲。
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短期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產品設備的出口運輸需求仍在大幅提升。漢莎貨運航空中國首席代理糜冬梅透露,由于此前使用的客機腹艙運力因全球航班停飛而大減,全貨機的市場運價已經比2019年時高出了兩倍以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自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主要包括口罩約38.6億只,價值77.2億元;防護服3752萬件,價值9.1億元等。
醫療產品設備運輸的高時效要求,進一步增加了航空貨運需求。為了緩解貨運運力短缺的壓力,民航局特意挪出許多大型機場高峰時刻,供全貨機使用,為貨運航班計劃審批開辟“綠色通道”,鼓勵中外航空公司執行貨運加班包機,引導閑置客機執行貨運航班。
在政策的支持下,各航司紛紛啟用了客運飛機執行貨運包機:在國內,東方航空對5架東航A330飛機進行了緊急“客改貨”的改裝工作,3月21~22日期間的48個小時內,首批2架飛機共計拆卸120組、316個客艙座椅。3月24日凌晨,首架A330“貨機”承載著一批緊急醫療物資,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往捷克首都布拉格。東航收到的布拉格方面的貨運需求超過30班,有的用客改貨,有的則用東航旗下東航物流的全貨機運送。
隨后,南方航空也在3月31日宣布開通一批客機(不載客)貨運專用航班。吉祥航空、海航控股等客運上市航司也陸續飛出了多班“客改貨”航班。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透露,對于“客改貨”運輸防疫救援物資,一般是按照成本來定價,不會在疫情期間靠此賺錢,但對于沒有固定貨運客戶的航空公司來說,用客機運貨可以減少停場成本,飛起來后還能覆蓋可變成本,即使沒有賺到多少利潤,也比讓大量客機停在機場曬太陽強得多。
湖南:危中搶機“客改貨”
5月4日13時,一趟海南航空“客改貨”航班,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經過近11小時飛行后,抵達倫敦希斯羅機場。不同于一般客機,航班客艙里“坐”著的是22噸口罩等防疫物資,這是今年從湖南飛出的第34趟“客改貨”航班。
自國際疫情蔓延以來,全球航空公司相繼停飛或大幅削減航班計劃,造成客機運力大幅下降,而航空貨運需求卻激增。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湖南民航業“危中搶機”,迅速布局“客改貨”航班運輸,貨運發展逆勢上漲。4月,長沙機場國際和地區貨運量同比上漲了0.4%。
5月4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停機坪,巢萬喜指揮著一輛傳送帶車,精準地對接一趟即將飛往倫敦的“客改貨”航班。“貨物通過傳送帶運輸至客梯車頂端,再由裝卸員以接力形式搬運進客艙,可以提高裝載效率。”巢萬喜是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裝卸隊副隊長,今年是他職業生涯中首次接觸“客改貨”航班保障。他介紹,現在最快2個半小時可以保障一趟‘客改貨”航班,速度比一個月前提升了50%。
“客改貨”,通俗理解就是把客機的客艙區域由原來“載客”改為“載貨”,實現同一架航班的客艙、貨艙都能“帶貨”。據中國民航局統計,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國內航空公司取消了70%以上的客運航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湖南迅速響應、搶抓機遇,鼓勵航空公司利用既有國際客運航線閑置運力和航權時刻資源,探索開展“客改貨”運輸。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保障有需求的航空公司,將受疫情影響而按下“暫停鍵”的國際和地區航線以“客改貨”形式逐步恢復起來。
4月10日,湖南迎來了第一家提出臨時“客改貨”要求的國外航空公司。當天,菲律賓飛鷹航空公司聯系機場,希望在4月12日執飛一趟“客改貨”包機,從長沙運送湖南的醫療防疫物資直抵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我們緊急聯系運控、貨運等部門開展保障評估,在確認了各類保障能力滿足需求后出具了機場地面保障服務確認函,民航局確認航班時刻后,航班于12日晚間運載著5220千克貨物順利起飛。”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從收到需求、開展評估、保障確認、申請時刻,到飛機載滿物資起飛,全過程不到60小時。因湖南機場集團高效優質的保障,菲律賓飛鷹航空于4月24日再次來函,希望在長沙機場再執飛2趟“客改貨”航班。
4月22日,一趟海航HU7923“客改貨”航班滿載比亞迪生產的口罩等醫療物資,從長沙飛往美國洛杉磯。海航華中區域營銷中心經理裴文軍介紹,由于長沙已有直飛洛杉磯的客運航線,航權、時刻、運力等都是現成的,因此申請“客改貨”非常便捷。這趟“客改貨”航班,客艙內的座椅并沒有拆除,貨物經過嚴密包裝后,整整齊齊地“坐”在座椅上。據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介紹,在長沙機場執飛的“客改貨”航班,大部分客艙沒有拆除座椅。
由于不同機型的客艙承載貨物重量標準不同,為確保貨物不會“坐”壞客艙座椅設施,貨運人員根據每件貨物的實際尺寸,確定每一排座位“坐”多少貨、怎么“坐”,因此保障一趟“客改貨”航班的工作量是同貨量貨機航班的4至6倍。同時“客改貨”航班的客艙、貨艙都可以裝貨,將飛機空間最大化利用起來。裝載防疫物資運往境外,也可以幫助航空公司在特殊時期能夠恢復國際航線。由南方航空執飛的長沙-內羅畢航線是湖南省唯一一條直達非洲的國際航線,這條停飛4個多月的航線在4月22日帶著16噸口罩等物資,以“客改貨”的形式飛往內羅畢,標志著湖南到非洲的國際航空物流通道恢復暢通。
目前,湖南省的“客改貨”航班,主要運輸防疫醫療物資,這為促進湖南暢通國際供應鏈、穩定外貿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湖南企業圣湘生物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出口需求大,企業聯系北上廣深的航班卻排不上隊,而長沙機場有運力、保障強,又不額外收取客艙裝載搬運費用等,于是選擇在長沙機場進行“客改貨”運輸。據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介紹,截至5月5日長沙機場共保障“客改貨”航班36班,主要飛往洛杉磯、內羅畢、倫敦、東京、吉隆坡、莫斯科、馬尼拉、芽莊、加德滿都、大阪等城市。
在當前航空客運尚未完全恢復的背景下,湖南民航業通過“客改貨”航班,實現了貨運逆勢上揚:4月份,長沙機場國際和地區客運航線全部暫停,國際及地區貨郵吞吐量卻逆勢上漲0.4%,助力湖南的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等各類醫用物資出口世界各地。民航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際間物流往來日益頻繁、跨境電商日漸興起,航空業有望重新迎來貨運時代。
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分析,在當前國際疫情形勢下,國際貨運需求依然旺盛,長沙機場將繼續高質量保障長沙飛倫敦、洛杉磯、內羅畢、莫斯科、吉隆坡等定期“客改貨”航線,為全球疫情防控的物資運輸做好航空保障,為湖南物資生產企業的貨物出口打通航空物流通道,更好地服務湖南開放型經濟發展。
成都:“三箭齊發”暢通國際航空供應鏈
圍繞重要醫療物資搶運和重點產業國際供應鏈的需求,四川成都以國際航空供應鏈保通保運保供為切入點,在持續協調推動10條全貨機定期航線穩定運行的同時,積極支持航空公司開通13條“客改貨”國際(地區)航線,并啟動重大運輸包機業務,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國際貿易企業進出口、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國際采購等航空運輸需求,促進外向型經濟穩定發展。
近年來,成都不斷擴大開放力度,良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型大企業落戶成都。截至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超過300家,這些企業大多是境外企業,并且集中在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分類,對高效的國際航空物流運輸有著較強的需求。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地區)全貨機運輸達540架次,同比增長58.4%。同期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中,全貨機完成2.5萬噸,同比增長5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其相呼應的是成都外貿進出口逆勢增長,一季度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1398.2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截至目前,成都穩定運營的全貨機定期航線已達10條,航線網絡覆蓋北美、歐洲、亞洲,有效滿足了成都重點產業和企業對國際航空供應鏈的需求,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發展。
一場疫情打破了國際航空運輸格局,也給保障國際物流通道暢通帶來了挑戰。疫情發生后,國際客運航班大量取消,大大減少了客運航班腹艙載貨運輸能力。面對挑戰,成都圍繞重要醫療物資搶運、重點產業國際供應鏈的需求,以國際航空供應鏈保通保運保供為切入點,全力保障主要國際物流航空通道的穩定和暢通。同時,主動與英特爾、蘋果、戴爾等重點企業對接溝通,掌握企業訴求,實時跟蹤企業生產進度和進出貨安排,并與航空公司積極銜接,根據航班安排為企業制訂應急解決方案,全力保障成都重點企業國際航空供應鏈暢通。
盡管遭受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大量的國際客運航班取消,但是民航局對民航貨運給予了大力支持,鼓勵保持國際航空貨運通道暢通,這為成都持續協調推動全貨機定期航線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自疫情發生以來,成都至芝加哥、法蘭克福、布魯塞爾、大阪等9條全貨機航線實現了“不停航”的穩定運行。
不僅如此,成都針對重點企業的需求,在疫情期間還新開通了一條成都至東京國際定期全貨機航線。“為解決蘋果公司出貨高峰期面向北美、歐洲、亞洲等運力缺口,我們協調川航于4月8日新開通了成都至東京全貨機航線,每周兩班,增加了每周200噸的運力。”成都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截至目前成都穩定運營的全貨機定期航線已達10條,航線網絡覆蓋北美、歐洲、亞洲,有效滿足了成都重點產業和企業對國際航空供應鏈的需求,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發展。
疫情發生后,國際航空物流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國際航空貨運運價明顯上漲。針對此情況,為了保障國際貨運運價穩定,成都口岸物流辦協調推進成都重點企業與航空公司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雙方簽訂商務合作方式分別鎖定全年價格波動風險、預留季度末及年末高峰出貨期的艙位,以長效方式保障生產制造企業全球供應鏈順暢。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地區)全貨機運輸達540架次,同比增長58.4%。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全國外貿進出口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一季度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98.2億元,逆勢同比增長14.1%,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二。
受疫情影響,各航空公司面臨著較大的運營壓力。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疫情期間國際貨運航線給予支持。成都提前謀劃、精準施策,于3月13日率先出臺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扶持成都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措施》,對疫情期間維持穩定運行的國際全貨機定期航線和國際客運定期航線,按進出港貨量給予獎勵和補貼,對疫情期間執行緊急空運任務的國際全貨機包機給予補貼,以此降低疫情對成都航空貨運業發展的影響,保持國際航空貨運戰略通道暢通,滿足企業復工復產及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發揮好國際航空貨運戰略通道的重要作用。
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對航空貨運需求日益增大,當前的全貨機定期航線運營滿足不了企業需求。針對此情況,民航局鼓勵航空企業“客改貨”,增加國際航空運力供給。同時,也積極引導航空公司提高飛機利用率,以“客改貨”方式執行貨運航班業務,進一步提升航空貨運能力。
成都市口岸物流辦于2月7日率先推動成都至新加坡“客改貨”首個航班。緊接著,又先后推動開通了至舊金山、倫敦、悉尼、伊斯坦布爾、多哈、亞的斯亞貝巴、吉隆坡等共計13條“客改貨”的國際(地區)航線,“客改貨”航線覆蓋北美、歐洲、大洋洲、非洲、亞洲等主要樞紐城市,平均每周運營“客改貨”航班大約54班,航空物流周載貨能力達1760噸以上,發揮區位優勢鞏固成都航空樞紐地位,有效保障了電子信息等高航空依賴型產業供應鏈和跨國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需求。
與此同時,口岸監管服務也迅速配套跟進,全力保證口岸通道暢通。成都海關全力支持航空貨運發展,目前機場海關對通關業務實施派員機邊監管制度,做到“隨到隨辦”;對客機改“全貨機”航線,參照貨機管理方式,實施機組人員不下機監管制度,準許航空公司提前安排載貨計劃,確保貨物“即到即裝即飛”,提高航空口岸貨物通關效率。
統計顯示,隨著國際客運航班大量取消,腹艙載貨總體運能萎縮,成都機場的全貨機運輸規模卻逆勢增長。其中,3月28日至4月底僅國航開展“客改貨”業務達160班,有力保障了航空運輸需求。面對疫情考驗,成都各基地航司通過持續改革創新方式開源節流,增強抗壓能力,例如一些航空公司推出物流生鮮電商、無門檻優惠券、酒店訂餐等個性化、定制化消費服務,積極搶占市場應對挑戰。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