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快遞行業很熱鬧。先是德邦董事長崔維星為200多名“金星快遞員”分別頒發價值10萬元,總計價值逾2000萬元的金磚。接著又是順豐董事長王衛在財報發布后自掏腰包給每位員工發了888元的紅包,據說總金額接近5億元。接連的好事,配合著各家都不錯的中報“成績單”,讓所有人都覺得快遞行業一片大好。
不過,在各家的財報中,除了業績復蘇,筆者也嗅到了更濃烈的價格戰“硝煙味兒”。從各家快遞巨頭的半年報不難發現,公司業務量均出現了大幅度上漲,但單票收入、毛利潤率卻難挽下降趨勢。與此同時,持久的價格戰似乎并未改變市場競爭格局,通達系的業務量增速反而在價格戰中更為趨近。
可即便如此,快遞行業的價格戰似乎一直沒有停過。明知會自損,企業為何還要加入其中?歸根到底還是搶奪市場。這在火熱的互聯網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電商平臺之間的商品比價,還是出行、外賣等平臺的“補貼大戰”。低價,一直都是互聯網公司爭奪市場的最重要手段,而且屢試不爽。當然,快遞公司也深諳此道。同時,加上快遞行業各家所提供的服務差異并不大,因此,價格戰一直是快遞行業的一大標簽。
可是,互聯網平臺的價格戰更多是自上而下的,更多的是各大平臺之間的“燒錢”較量。而快遞行業之間的價格戰,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很多也是下面的網點在打。由于網點更多是加盟的,如果快遞公司對其沒有強有力的管控,價格戰到底能打到多低也是不可控的。
或許在快遞公司看來,打價格戰可以搶奪更多的包裹量,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因為當網點承受不住的時候,快遞公司總部要是不補貼或者沒錢補貼,該區域的網點很可能會關停或者轉而加盟補貼較大的快遞品牌,這樣就會使得關停網點的快遞品牌在該市場處于缺位狀態。而這樣的區域多了,快遞公司的市場份額也就降下來了。
可按照目前披露的半年報信息,各家快遞公司的“彈藥”依然充足,除申通外,圓通、順豐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依然保持增長態勢,順豐該項數據在今年上半年還出現了約一倍的增長。所以,如果大家都想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不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價格戰的終點也是遙不可期。
價格戰對整個快遞鏈條上的其他關聯者也是不利的。首先,價格壓得越低,快遞網點的利潤空間就越小,這也就是目前很多快遞網點叫苦不迭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對于商家與消費者來說,短期來看以為快遞公司打價格戰會讓快遞費用降低,可由于快遞公司與網點要保證一定的利潤,必然需要尋找其他增長點來填補因價格戰降低的收入,最終承擔這一費用的顯然還是收寄快遞的人。
當然,筆者不提倡打價格戰,并不意味著“低價策略”在行業中不可取。而是筆者認為,“低價策略”不應該基于燒錢補貼,而是應該基于企業通過科技等手段實現降本增效,讓快遞服務水平得到保證的同時,成本還有所下降,這時候的“低價策略”自然是眾所樂見的。
總之,單純以燒錢的形式來打價格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是快遞企業良性發展的長久之計。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