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一轉眼就結束了,在大家開工的同時,騙子們也“上崗”了,向大家的錢包伸出黑手。昨日,廣州警方根據春節后治安特點,梳理出春節后易發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發出防騙預警,提醒市民謹記防騙“六不”“三問”要訣:不輕信、不匯款、不泄露、不掃碼、不點擊陌生鏈接、不接聽轉接電話。遇到可疑情況,要主動問民警、問銀行、問當事人,多方求證。
冒充快遞客服詐騙
不要泄露個人信息
由于春節期間大量快遞積壓等待派送,騙子便假冒快遞公司員工,打電話給事主稱快遞丟失、公司可雙倍甚至數倍賠償,隨后要求添加事主微信,誘導事主掃二維碼,并承諾通過支付寶退款。當事主在掃描二維碼并經過支付寶賬號和密碼登錄支付界面后,便跳出了退款頁面,之后依次輸入了姓名、持卡人、卡號、密碼信息后,手機卻不斷顯現超時狀態,從而落入圈套。
警方提示:接到此類電話,首先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能掃二維碼更不能轉賬,可以向快遞公司官方客服咨詢。
冒充熟人短信詐騙
找共同聯系人確認
“我是××,給你拜年了!我換號碼了,你記一下……”春節期間,收到這樣一條陌生號碼的短信,你可能會立刻將號碼存儲。春節過后,新號碼又會發來短信:有事請你幫忙。一看是朋友或親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來,各種老套騙術上場,稍有不慎就會上當受騙。
警方提示:收到這類信息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機號碼作為聯系人,特別是非常熟悉的親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時間通過原號碼、微信或其他共同聯系人等方式確認是否換號,更不要未經確認對方身份就輕易轉賬。
節后還款貸款詐騙
認真核實不要輕信
春節買年貨、孝敬父母、派發壓歲錢,春節后還款壓力山大啊!騙子瞅準時機,承諾可提供“無需抵押”的低門檻貸款,誘騙事主先交一定金額的手續費、保證金等。事主往往貸款沒到手,自己的錢卻被騙走。
警方提示:正規貸款公司決不會在貸款發放前以各種名義要求先支付所謂的“保證金”或“利息”,做銀行卡流水來證明還款能力。對網貸公司要認真核實,不要輕信“無需抵押”等誘人的貸款信息。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給陌生賬戶轉賬匯款及告知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網絡訂票遇假網站
選擇可信購票渠道
春節前后,許多人會通過網絡預訂火車票或機票,騙子趁機通過虛假的購票網站或惡意刷票軟件,誘導事主下載并購票,甚至用支付失敗、信息錯誤等理由,要求事主多次購買。同時,騙子利用“偽基站”群發積分兌換、話費充值優惠等虛假短信。用戶點擊含有木馬程序的網址鏈接后,騙子便會盜取用戶手機中的網絡社交賬號及網銀支付賬號,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網絡購票時,一定要在官方網站或可信度高的第三方購票機構購買,遇到問題一定要詢問官方客服人員。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