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由中鐵科研院西南院自主研發的最新型HSP-T型隧道地質預報儀正式進入樂西(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大涼山1號特長隧道服務。據悉,該儀器是專門針對TBM施工隧道特點研發的預報儀器,填補了國內高速公路TBM施工地質預報技術空白。
中鐵科研院西南院地質預報技術人員團隊。
樂西高速是首條深入大小涼山彝區腹地、承載四川省重要扶貧通道和生態旅游通道的高速公路,而大涼山1號特長隧道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全長約15.3公里,為樂西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該隧道首次采用“10688m平導TBM+主洞鉆爆法組合”施工工法,為國內首座運用該工法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是我國高速公路隧道行業TBM施工工法的首次嘗試。
據介紹,中鐵科研院西南院自主研發的HSP-T型隧道地質預報技術是利用TBM掘進時刀盤滾刀破巖時產生的振動作為激發震源,通過在刀盤后方隧道輪廓上布置陣列式檢波器接收地震波場信號,通過多源地震干涉技術,對反射與散射信號進行聚焦成像,實現前方不良地質體的預報。
地質預報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現場測試。
目前,該技術成果已獲多項國家專利,具有測試便捷、無需爆破或錘激震源、無需TBM停機,無測前準備工作、現場測試時間短、檢波點布設迎合性強等優勢,能夠高效探測巖溶、斷層、軟弱夾層、節理密集帶等多種不良地質,現已在國內外水利水電、鐵路和城市地鐵等30余臺TBM、盾構機上成功應用。本次HSP最新型隧道地質預報儀的順利應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將為樂西高速控制性工程安全順利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悉,樂西高速具有工程規模大、橋隧比例高、地質地形復雜、進場通道差等特點,橋隧比達83.15%。樂西高速建設正全線推進,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連接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和大小涼山腹地彝族主要聚居地,結束涼山州雷波、美姑、昭覺三縣不通高速的歷史,連接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和大小涼山腹地彝族主要聚居地,完善路網功能,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推動精準扶貧政策在彝區落地落實,對該地區旅游、就業、農副產品配套產業產生輻射和帶動,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