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橋站設有一個“新老京張鐵路交匯點”標識,這里的地下4米是新八達嶺隧道的頂壁。新老京張鐵路在此以地上地下的方式交匯,百年前的“人”字變為“大”字。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一百多年前,由“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國人自行籌資、設計、施工和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打破了列強對我國鐵路的壟斷,開啟了中國鐵路建設的新紀元,凝結著中國人智慧的“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一百年后的今天,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京張高鐵,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智慧。一代代國人接續奮斗,終鑄大國重器,實現了中國高鐵從跟跑到領跑的巨大飛躍。
時光引領發展的腳步,歲月銘刻奮斗的足跡。從2016年4月29日,京張高鐵全線開工以來,鐵路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智能京張”,確保從設計水平、建造質量到運營功能整體達到系統最優,樹立中國鐵路建設的典范和標桿。每一個夢想的實現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斗。從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京張鐵路,到世界第一條時速350公里、抗高寒、抗風沙、有砟軌道高鐵,百年京張譜寫了嶄新的篇章,蘊含了奮斗者的無窮智慧,創造出中國鐵路歷史上的燦爛輝煌。
宏偉藍圖徐徐展,民生福祉持續增。作為國家規劃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京張高鐵是“八縱八橫”鐵路網中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它的建成對于加快形成京蘭高速鐵路通道,構建西北、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地區快速進京客運通道具有重要意義。京張高鐵建成后,乘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的時間將從現在的3.5小時縮短到1小時之內。這條冬奧會的交通保障線、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經濟服務線和中國高鐵建設成就的創新示范線,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責任擔當為“流動中國”再添一抹靚麗的風景線。
九萬里風鵬正舉,五千年云鶴長鳴。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的百年滄桑變化,見證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展望未來,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讓我們擦亮中國高鐵“金名片”,占領世界智能高鐵、智慧高鐵“新高地”。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