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村在黃瓜、西紅柿的種植上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們想引進新技術,發展拱棚種植,通過技術引領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汪莊村書記汪新紅說道。為了將新紅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溫室種好,汪莊村多方引進技術人才進行現場指導,并采用先進的技術提高黃瓜、西紅柿的品質。
不僅要種出高品質的蔬菜,更要讓好產品賣上一個好價錢。新紅種植專業合作社“按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已建立“種苗供應→技術服務、培訓→農戶種植→市場交易→運輸配送”的產業鏈條,年銷售收入 400萬元,促進了汪莊村及其周邊村鎮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此外,拱棚種植還為本村多名生活困難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通過發揮村集體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有拱棚種植種植意愿的村民投身其中,讓田野煥發出更多綠色生機。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都看到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前景,汪莊村拱棚種植便是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拱棚種植不僅讓農村充滿了綠色的生機,更帶動了村民們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步伐,讓產業興旺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內生動力。(文/張迪迪)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