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大會現場
6月5日上午,在南京召開的“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智庫大會暨產業(yè)創(chuàng)新論壇”上,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fā)布:基于NB-Iot技術(即: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的智慧交通安全設施在武漢成功應用,首批260套交通標志已裝上了“智慧大腦”。據聯合研發(fā)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芯片產業(yè)發(fā)展部總監(jiān)邵海剛介紹,這是全球范圍內NB-Iot技術在交通安全設施管理領域的首次應用。(通訊員 焦萱)
接入云平臺的武漢大道主動發(fā)光標志
據介紹,首批使用NB-Iot技術的交通安全設施,是武漢大道沿線的260套主動發(fā)光交通標志,通過與智慧交通安全設施云平臺對結,為這些交通安全設施裝上“智慧大腦”,使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實現了可視、可感、可控。該平臺由武漢交警與華為、高德、江蘇科創(chuàng)和南京賽康等公司共同研發(fā)。
智慧交通安全設施云平臺應用界面
據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長宋嶸介紹,以往,武漢交警對交通安全設施的管理手段比較單一,存在信息采集不及時、狀態(tài)更新慢、信息不對稱、異常事件發(fā)現不及時等工作瓶頸。而NB-Iot技術的低功耗、低成本、大容量、高覆蓋的技術特點和優(yōu)勢,為海量的交通設施物聯網提供了可能。裝上了“智慧大腦”后,交管部門對全市的交通安全設施可以實現五個方面智慧管理:實現交通設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相當于給交通設施建立了電子身份信息;對異常事件可以及時發(fā)現和處置,包括設施的歪斜、傾倒、挪位、被盜等等;對占道施工信息可以及時推送給廣大駕駛員;對臨時交通管制可以提前預警和告知;為地圖導航和交通指揮的精準性提供更完備的數據支撐。未來,基于NB-Iot技術的智慧交通安全設施云平臺,還對推進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智慧交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