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們在敖里文化禮堂前合影留念 文成宣傳部提供
在敖里文化禮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文成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浙江新聞6月29日電(見習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胡萍)七一將至,每天到浙江省文成縣敖里文化禮堂瞻仰革命烈士周定的人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6月以來,該文化禮堂迎來浙江省內外客人28批次近1000人,這使當地“鄉村名嘴”周運懿有點忙。
“在敖里文化禮堂瞻仰烈士,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讓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結束參觀的黨員干部紛紛表示。
宣講周定事跡是周運懿的“拿手絕活” 文成宣傳部提供
敖里村是周定的故鄉。周定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南昌起義,也曾作為浙江省委特派員赴浙東組織暴動。2016年,文成縣建設以周定烈士事跡為主要內容、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敖里文化禮堂,至今已在此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200余次,參觀人員達上萬人。
為實現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一體化發展,文成縣挖掘了一批群眾基礎扎實、政治敏銳性強、熱心公益、能言善道“鄉村名嘴”,講述禮堂故事,述說鄉村振興,增強文化自信。
周運懿即該縣首批20名“鄉村名嘴”之一。他熟知敖里村情村史、鄉風民俗、鄉賢名人、法律法規、時事政治,曾編寫并出版《厚德古鄉敖里》、《敖里古韻今情》,宣講周定事跡更是其“拿手絕活”。
“孝順父母不能忘,孝順父母是道德的風向標……”在以“孝文化”為主題的珊溪鎮街頭文化禮堂,一首《孝順父母不能忘》膾炙人口。這首歌是該文化禮堂總干事、“鄉村名嘴”包學冠找人編寫的,他還編著了《孝行街頭》《西峰曉輝》《滿路芳華》三部書,通過詩、詞、快板、三句半、民間故事等形式記錄并傳播“孝文化”。
文成縣委宣傳部部長鄭文東表示,“鄉村名嘴”來自基層,宣講樸實生動,接地氣,通過他們傳遞黨的政策方針、講述禮堂故事、訴說鄉村變化,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文化禮堂能真正成為農村思想文化宣傳主陣地。
據悉,文成縣文化禮堂除了“鄉村名嘴”隊伍外,還建有“鄉村名師”“鄉村名筆”“鄉村名藝”“鄉村名賢”4支隊伍,全方位助力禮堂建設,傳授傳統文化,抒寫禮堂故事,訴說農村變化。(完)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