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鐵路”專題研討會在浙江杭州召開。 張詩雨 攝
中新網杭州9月6日電(張煜歡 張詩雨)6日,“人工智能和鐵路”專題研討會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外鐵路行業專家圍繞高鐵國際合作、智能高鐵技術展望等主題開展了交流。國際鐵路聯盟(UIC)總干事長盧比努在會上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的‘石油’和‘黃金’,將開啟全球鐵路發展新時代。”
如今,實現鐵路數字化轉型、加快人工智能與鐵路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盧比努說,中國鐵路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積極實踐,取得了重要進展,為世界智能鐵路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了解,目前中國已建成的高鐵超過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三分之二。中國鐵路總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主任趙國堂介紹,通過自主創新,系統掌握不同氣候環境、不同地質條件下建造高鐵的成套技術,中國高鐵已成功實現飛馳在高寒、熱帶、沿海水網等地區。
趙國堂表示,隨著中國鐵路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等方面的不斷推進,預計2019年,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將率先在京張高鐵投入運用;2020年,智能京雄城際鐵路也將建成通車。
自動駕駛也是鐵路實現智能化的方向之一。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研發與創新部主任Carole DESNOST表示,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讓自動駕駛成為可能,這是鐵路領域的新冒險。“該項創新與突破需要全球迅速行動,開展合作。”
Carole DESNOST還表示,為了促進世界鐵路轉型升級并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障安全是鐵路領域未來發展的前提。“安全體系的建立十分必要。盡管自動駕駛是全球研究的熱點,但安全必須是所有工作的重點。”
現場,來自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研究員盧文龍也建言,在鐵路智能化、數字化的同時,需提升能源技能、降低碳排放,為世界鐵路向智能、開放、綠色、共享發展提供可能。
據悉,9月3日至7日,國際鐵路聯盟(UIC)和中國鐵路總公司還聯合舉辦2018年“國際鐵路聯盟數字化轉型之旅”活動,組織嘉賓觀摩了深圳機場,上海虹橋高鐵站,杭州阿里巴巴集團等地。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