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服務保障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紀實
秦嶺起舞,渭水浩蕩。9月27日晚,在流光溢彩的灞河之畔,燃燒了13天的全運圣火緩緩熄滅,四年一度的國內最高水平綜合性體育盛會——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落下帷幕。這一刻,萬余名運動員收獲滿滿;這一刻,全場沸騰,掌聲不斷;這一刻,三秦兒女服務全運,難說再見。這是屬于陜西的榮耀,也是屬于鐵路的榮光。
2017年9月,陜西在天津接過全運會會旗,標志著十四運會進入陜西時間。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全民全運,同心同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守安全底線,優化運能配置,嚴格疫情防控,為本屆全運會提供堅強的運輸服務和安全保障。
作為十四運會賽事服務保障的重點單位,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決擔起這一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集全局之智,舉全局之力,傾全局之情,從嚴從實從細做好運輸安全、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向社會踐行了鄭重承諾——“服務全運,西鐵行”。
一流列車為盛會賦能
“太快了,一眨眼的工夫!”“每天有20多趟車可供選擇,隨時可以出發。”9月,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健兒先后乘坐火車抵達陜西參加賽事。鐵路充足的運力運能,讓他們的行程更加快捷順暢。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運會無疑是全運史上的一個鮮明坐標。6月下旬,全國鐵路實施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將服務十四運會作為重點,增加運力、加開列車,陜西境內開行的客車總數達到417.5對;實行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和“一日一圖”開行策略,全力滿足運動健兒和旅客出行需求。
本屆全運會于9月15日開幕,在西安、寶雞、漢中等13個市(區)設立賽區。比賽項目多點設置,對加快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意義重大,也為鐵路提升旅客列車開行品質賦予了新的內涵。
國鐵集團把開行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作為服務十四運會的重要舉措,相繼對陜西境內26條線路進行整治,為西安局集團公司優先配屬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陸續開行西安至榆林、安康、銅川等11個方向的復興號列車,覆蓋三秦大地。
“我真心感到驕傲,家鄉終于開行了復興號!現在不到2個小時就能直達西安看全運會比賽,必須為鐵路點贊!”9月15日,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首次開進咸銅鐵路,不僅結束了“渭北明珠”銅川市20年無鐵路客運業務的歷史,而且實現了復興號在陜西省10個地級市全覆蓋,這讓家住銅川的劉勇“做夢都沒有想到”。
好夢還有升級版。8月1日起,西安局集團公司吹響“旅客列車安全正點專項整治”的號角,盡最大努力提升旅客列車正點率,確保十四運會期間旅客列車安全正點運行。始發客車正點率99%以上、終到客車正點率95%以上、17個涉賽客運站全部暢行無阻……9月以來,鐵路人用安全暢通迎送十四運會的八方賓客。
一流車站為盛會添彩
9月3日,西安站迎來了5批體育代表團成員,其中包括“下餃子的水花都比這大”的奧運冠軍陳芋汐和張家齊。在修葺一新的西安站,他們合影留念,共同見證古都車站的華麗蝶變。
始建于1934年的西安站,自2016年開始,啟動了本世紀以來西安城建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綜合性改造。9月1日投入使用的西安站南北站房,僅站房總建筑面積就增至11.15萬平方米,助力西安站成為多通道、立體化、零換乘的綜合交通樞紐。
漫步于西安站,十四運會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金金”隨處可見;工作人員手舉提示牌,全程引導各代表團前往專用通道……全新的西安站,古樸又富有現代氣息,與丹鳳門、古城墻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成為千年古都的新地標。
西安站只是鐵路服務十四運會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鐵路以西安、漢中、榆林等17個涉賽客運站為重點,對標十四運會抵離服務標準修訂“一站一案”,增設出站安檢通道、安檢設備和工作人員,補強重點旅客候車區、軍人候車區、母嬰候車區等服務功能。
在咸陽西站,升級改造后的“高普一體”車站高質量投用;在安康站,雙通道進站天橋全新亮相;在西安北站,客運員熟練運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十字文明用語……“鐵路部門的服務非常熱情,我們將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爭取獲得好成績!”9月5日,山東省代表團拳擊隊一行25人抵達榆林,隊員們給鐵路的熱情服務點贊。
十四運會是我國首次在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承辦的最大規模賽事。西安局集團公司努力創新服務舉措:從8月5日起,在徐蘭高鐵西安北至寶雞南區段推出優惠計次票,旅客可在3個月的有效期內乘坐高鐵20次;研發推出“西鐵行”App,自9月1日起上線運營,為旅客提供訂票、停車、接送站等9項定制化服務,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
“自從下載了‘西鐵行’App,在陜西坐火車有人接有人送、有車位有鮮花,服務真周到!”9月22日,專程來西安觀看全紅嬋“水花消失術”的旅客王運強在談到西安站地下車庫的優質車位以及專人管理、便捷停放的服務舉措時,欣喜地說。
一流線路為盛會護航
位于西安市東北邊的西安奧體中心是十四運會開閉幕式的主場館,也是實現西安市“東拓”的戰略高地。放眼北望,與之相隔幾公里的高鐵線煥然一新,一列列動車平穩運行,它們都在守護著十四運會的順利召開。
十四運會,鐵路先行。鐵路部門有序推進高鐵、普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他們以確保旅客列車安全為重點,對鐵路沿線安全環境進行徹底整治,堅決消除安全隱患。
今年2月22日,當人們還沉浸在辛丑年春節的年味中時,西安局集團公司已全面吹響了西安樞紐鐵路沿線環境專項治理的“沖鋒號”。鐵鏟、洋鎬、釘耙齊上陣,號子聲、大型機械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在西安樞紐鐵路沿線環境專項治理各區段,干部職工奮戰的身影隨處可見。大家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強力推進鐵路沿線雜物、路料、棄土棄渣、垃圾清理和植樹綠化工作。
今年以來,西安局集團公司依據《鐵路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與十四運會同部署、與市政工程共建設,先后對管內4條高鐵線路、26條普鐵線路、6422公里的鐵路沿線環境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全數記名記實、留影留檔、編碼建庫,讓鐵路大動脈處處洋溢著充滿活力、秩序井然的氣息。
環境固然重要,安全更是底線。針對管內山區鐵路較多的實際,西安局集團公司主動“變防為治”,通過搭建鋼棚洞、邊坡刷方、挖坡后移等方式,全面開展地質災害、山體危石等隱患排查整治,從源頭上消除了十四運會期間鐵路運輸的安全風險。
在西安市環城北路北側,由鐵路部門和地方政府聯手打造的隴海線鐵路主題公園,與隴海鐵路、明城墻、環城公園一道,構成了一張西安市綠色發展的新名片。“建設體育強國,基礎在群眾體育。有了這公園,我們出門就能運動健身。”談起鐵路,陪家人一起散步的當地居民李慧豎起了大拇指。
在廣袤的三秦大地上,一座座地標式火車站驚艷亮相,一條條全新的鐵道線伸向遠方,一列列復興號動車組風馳電掣。鐵路以獨有的魅力和熱情,和全國人民一道見證了這場體育盛會。鐵路的努力、拼搏和奉獻,將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在中國體育和陜西省的發展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