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訊:冬季霧霾冰凍雨雪等惡劣天氣增多,給路面民輔警執勤執法工作帶來風險,為保障民輔警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和勘查交通事故現場過程中的自身安全,四川省廣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結合工作實際,健全完善“五用心工作法”,切實加強民輔警自身安全防護工作,全力杜絕民警傷亡事件的發生。
“用心”教育 切實提高安全防護技能
要求各大隊通過例會、警示教育等形式,經常性地加強民警自身安全防范教育,做到安全常提、警鐘常鳴、長抓不懈,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時刻保持高度警覺,提高民警對自身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嚴防路面執法執勤中發生交通意外和傷亡事故。通過理論授課與實戰演練相結合,組織開展《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交警執勤執法安全防護預警》、《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等防護知識培訓,強化民輔警自我防護和相關技能訓練,提高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戰術技能,增強民警自我防護能力。要求各大隊領導切實履行日常檢查和監督的職責,在民輔警上崗執勤前,仔細檢查執勤執法裝備的性能,查看民輔警執勤時是否按要求佩戴;特別是晚上夜查時,要求民輔警必須要穿著反光背心,開啟警燈,擺放反光椎桶,確保執絕對安全。
“用心”提醒 落實崗前安全防護檢查
要求各大隊負責人嚴格落實崗前安全提醒和檢查制度,民警上崗和出警前,必須按要求對民輔警的反光背心、執法記錄儀等個人防護單警裝備以及對警車的警燈、警報器、車載顯示屏和配備反光錐筒、警示標志、警戒帶、夜間照明設備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出現破損、缺失的,必須及時進行補充、更新。要求各大隊指定專人負責車輛的安檢、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車輛能隨時安全有效運轉。還要求民警在出車前,要對車輛進行細致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排除隱患,確保車輛良好性能,堅決杜絕“病車”上路執勤。
“用心”保障 狠抓科學部署警力
科學合理安排勤務,加大換崗密度,確保民警盡可能的得到休息,有效保證隊伍戰斗力。指揮中心及各大隊分控中心充分利用監控設備等科技力量查處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提高執法效率,減少交通違法行為,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并加強網上巡邏和視頻巡檢,緩解民警工作壓力。市城區3個大隊針對車流、人流高峰期和夜間時段,采取民警替班輪換、加大換崗頻率等措施,縮短民警連續上崗執勤時間,降低民警勞動強度,確保民警得到適當休息、體力得到休整恢復,有效緩解民警工作壓力。縣區6個大隊根據路面勤務實際,建立彈性工作制,采取固定執勤與流動執勤相結合、加強警車巡邏、加大換崗密度等工作措施,對連續超負荷工作或患病民警要適時調整休息,避免因身體素質下降,對民警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配全配齊安全防護裝備,及時采購安全防護裝備并發放給基層民輔警,各大隊配齊必需的執法記錄儀、反光背心、錐筒、警示標志牌等安全防護裝備,并加強安全防護裝備的檢查,對缺失、損毀、失效的裝備,及時予以更換、補齊,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的安全防護效能
“用心”管理 規范民警執法行為
制定了《執勤執法工作細則》,對民警在日常執勤執法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時及惡劣天氣等條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時的合理站位、車輛的安全停放、注意事項以及警示標志的規范設置、防護裝備使用等項內容進行細化,堅持用制度約束言行,杜絕工作中的隨意性。要求民警熟練掌握惡劣天氣應急處置、交通事故處理等工作的處理方式。在惡劣氣候條件下執勤巡邏時降低車速,開啟警燈和防霧燈,及時警示過往車輛;在執勤執法過程中,注意自身站位、規范操作和處理方式,切實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工作;在勘察處置事故現場時必須穿著反光背心,攜帶反光標志牌、反光錐筒和照明設備等安全防護裝備,要嚴格遵循事故處理相關工作規范,按照“一控、二擺、三查、四清、五撤”的要求快速開展事故勘查、調查取證、清障施救,力爭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確保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在查處嫌疑車輛時,注意方式方法,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車輛、車速,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因素。
“用心”督導 確保防護措施到位
將民輔警安全防護工作列為執法檢查的重要內容,隨時檢查民輔警安全防護用品穿著和工具、器械配備情況,對執勤民警上路執法不按規定佩戴單警裝備的,將視情形追究違規民警個人及其領導責任,切實做到安全防護穿著配備提醒到位、檢查到位、督促糾正到位。支隊領導及警務督察組實時深入一線路面檢查執勤民警的安全防護裝備使用情況,檢查民警各項防護裝備是否切實應用、是否按規范進行安全操作,促使民警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安全防護習慣,對安全防護措施不落實、工作不到位的,限期進行整。各大隊也不定期督查民輔警規范執法執勤和落實安全防護措施的等情況,把好“出勤前、執勤中、收隊后”三道檢查關,確保執勤民輔警人身安全。(柯林)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