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訊 面對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瓶頸,四川省廣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近年來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狠抓農村“兩站兩員”建設,在全市234個鄉鎮建立了交管站、配備專職交管員805人,在626個重點村設立了勸導站、配備勸導員2382人,構建了多元化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模式,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逐年好轉。
緊緊依靠黨委政府
市委市府高度重視“兩站兩員”建設工作,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鄉鎮主責、村組聯動”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副市長掛帥,公安、交通等職能部門參與的“兩站兩員”建設領導小組,出臺了《廣元市鄉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建設標準》等10多項標準和規范,形成全市兩站兩員建設的統領和牽引,將“兩站兩員”建設納入政府日常議事日程。
強化縣(區)鄉(鎮)主責。按照市政府標準,明確了縣區、鄉鎮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和具體的工作措施,切實把鄉鎮作為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的主戰場,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將“兩站兩員”資金納入縣鄉財政專項預算。按照績效考核評估辦法,將“兩站兩員”建設納入縣區和鄉鎮工作考核績效,實施定期專項督查通報。
強化兩員隊伍建設。“兩站”站長主要選擇當地政治品德夠硬、工作責任心夠強、能力素質較為突出的鄉干部、村主任擔任;“兩員”大多非專業人士,上崗前統一由交警部門組織上崗培訓,上崗后交警人員定期不定期現場指導開展工作,適時根據工作需要還組織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觀摩交流;由交警部門和鄉鎮政府結合農村地區的出行特點,制定開展勸導的時間、路段等具體勤務安排,并由交警和鄉鎮聯席會議工作人員根據勤務安排表實地考核考勤,嚴格兌現當月績效考核獎懲。
強化綜合協調聯動。將公安、交通等部門一并納入“兩站兩員”建設工作中,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有效整合資源,協同推進,確保“兩站兩員”建設持續有效開展。在鄉鎮將公安、交通以及村組交安協管員等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聯合監管執法隊伍,實行協查聯動,每天落實人員對轄區道路進行巡查,利用照相機等固定違法證據,建立臺賬,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能和執法權限,處理違法行為。尤其是在農忙季節、重大節日、運輸高峰和事故高發期開展聯合檢查,對農村道路存在的突出交通違法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規范“兩站兩員”建設
“兩站”建設“三到位”。按照標準,全市兩站建設實現機構、人員、裝備三到位。全市勸導站實行“分級設立、差異化管理”:在國省縣道沿線村莊出入口、通客車道路鄉鎮村口、農村趕集地出入口、多條鄉村道路交匯路口設立農村勸導站,并按照每個交叉路口復雜程度、交通流量大小等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建設,其中一類勸導站設置固定崗亭并實施專人值守;二類勸導站設置簡易崗點高峰期專人看守;三類勸導站則根據實際需要臨時派人看守。截止目前,全市234個農村交管站全部掛牌成立并規范運行,共建成了交通安全示范鄉鎮33個、示范交管辦36個、示范勸導站25個。
工作運轉“五規范”。在規范管理模式上,鄉鎮交管站實行雙重領導、雙重管理,行政管理以鄉鎮政府領導為主,業務工作以交警隊(或派出所)管理為主;在規范運行機制上,以交管站為主體,交警(或派出所)主做”的工作機制;在規范工作職責上,督促鄉鎮交管辦履行好基礎工作、隱患排查、宣傳教育、源頭監管、秩序整治等五大職責,充分發揮交管辦統籌牽頭作用,發動組織勸導員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導,做實農村道路交通基礎工作;在規范工作臺帳上,建立轄區機動車及駕駛人、道路隱患等工作臺帳,并借助短信平臺、QQ群等信息手段來加強管理;在規范工作方法上,以農村派出所為依托,派出所或交警隊帶領鄉鎮交管站專職人員上路勸導糾違,每周上路不少于1次。
培訓管理信息化。建立規范科學的培訓機制,交警部門根據實際制定培訓計劃和明確專門的培訓人員,采取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等方式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兩員”微信群,讓民警、鄉鎮安全員和勸導員加入,遇到問題利用微信平臺,相互探討解決;全面應用“廣元市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實現了鄉鎮交管站、派出所、交警數據共享和管理信息化,事故出警基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群眾上訪較同期明顯下降,事故矛盾進一步減少。
嚴密管理工作制度。
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制定了農村交通安全“兩站兩員”工作目標績效考核評估機制,與經濟建設同部署、同考核、同獎懲。同時將“兩站兩員”建設納入縣(區)、鄉鎮和部門領導履職考評,納入鄉鎮、部門績效考核,逗硬兌現獎懲。對連續三個月排名靠后的縣(區)和鄉(鎮),將進行通報批評并督促整改;對年度考核得分不合格的,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并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問責。
建立檢查督導機制。在機制和責任制的有效作用下,基層黨委政府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愿抓、真抓、實抓”;各級領導主動研究交通安全,逢重大節假日、重要慶典活動主動開展交通安全檢查,主動投入經費保障交通安全。
建立追責問效機制。各級政府建立了追查問責機制,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專門用于考核獎勵;對凡發生事故的縣區、鄉鎮和各級部門必須向上級政府作檢查,對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倒查、嚴肅追責。
突出工作務實創新
基礎管理戶籍化。圍繞鄉鎮交管站職能職責,明確制度臺帳“兩統一”,對轄區村、組的各類機動車、駕駛人及鄉村道路情況進行了全面清理登記,并依照“戶籍化”管理模式,實行了一車一檔、逐車登記動態監管。建立完善了“五大臺帳”即:“機動車及駕駛人信息臺帳、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臺帳、管轄道路里程明細工作臺帳、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臺帳、工作巡查及道路交通違法查糾臺帳”,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更新及時。交管站定期對轄區貨運源頭、農村客運、涉校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嚴防客貨運車輛超員超載等;對涉校車輛、面包車、摩托車等重點駕駛人實行“一盯一”、“一幫一”制度,防教結合,動態管理。
隱患整治常態化。開展國、省、縣道路及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文明勸導轄區摩托車及駕駛人安全行駛,糾正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收集農村交通安全隱患,進行分類、匯總,并提出整治建議,及時上報;配合交通、安監、公安等部門開展安全隱患“大治理”工作,做到了“排查責任、報告責任、治理責任”三明確。
“五類”治理長效化。推行鄉鎮交管站和勸導站發現違法行為、轉交派出所或交警隊處理的模式;對有派出所的鄉鎮,以推行鄉鎮派出所管交通的工作模式,在鄉鎮政府主責的基礎上,由派出所牽頭,鄉鎮安辦、交管辦等共同參與,建立“執法小分隊”,實行聯管聯動。全面整治“五類”重點車輛違法行為,在節假日、雙休日、趕集日,加強村口、鎮口、集市口、學校周邊和校車通行線路的巡邏管控,及時查處或勸導農村客運車輛超員、超速,拖拉機違法載人、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違法行為。
宣傳教育人性化。充分利用農村廣播“村村通”工程,建立鄉鎮文明交通廣播站,適時播出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曝光重點違法行為、溫馨提示出行事項、發布路況信息。充分利用召開村民大會、小組會、黨員會、團員會等農村“壩壩會”,由村社干部組織與會人員學習。充分利用農村黑板報、櫥窗、分示欄等陣地,及時張貼、更新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圖片、道路交通安全常識等,大力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柯林)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