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涉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趙某被金壇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在看守所里,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至今仍不解的是,肇事后,公安交警僅用五小時就找到了他,而指向其肇事逃逸行為及行蹤的,卻是現場遺留的一小塊拇指大小的黑色塑料片。
騎電動車被撞傷
肇事車沒了蹤影
2014年12月23日17時49分許,金壇市交警大隊事故中隊值班室電話急響,有群眾報案稱:在金壇汽車城往高架橋路上發現一起交通事故,有一名不明身份傷者倒在路邊,生死不明,旁邊還有一輛電動自行車,肇事車輛已經逃逸,請求出警。
接警后,事故中隊長李奕深知案情重大復雜,他一面向大隊領導進行匯報,一面立即做出部署,兵分兩路,一路民警立即驅車趕往現場,開展現場勘查,另一路民警立即追趕嫌疑車,并通知周邊卡口布控。
經現場勘查,倒地的傷者系男性村民王某,現年43歲,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鎮人,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王某因傷勢嚴重已死亡,民警配合救護人員將死者抬上救護車后,對現場進行仔細勘查,現場空無一人,地處僻遠,只是死者身邊除了一輛損壞的電動車外,還有一小片黑色的塑料片引起了民警的重視,民警初步斷定為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為了盡快獲取肇事車輛的情況,當日,事故中隊兩路民警陸續回隊參加案情分析會,交警大隊迅速啟動交通肇事逃逸案偵破機制,成立“12·23”交通肇事逃逸案偵破小組。
現場一塊拇指大小碎片
成破案關鍵
圍繞事故現場的勘查資料,事故逃逸偵查中隊長李奕陷入了沉思,在死者王某的周圍,現場遺留拇指大小黑色塑料碎片十分可疑,他小心提取了若干碎片后,將其送交物證部門進行了鑒定。塑料片竟是貨車車輪螺絲保護套。民警終于初步確定了嫌疑車輛的特征。
不破此案,決不收兵。兩組民警草草吃過早飯后召開了簡短的碰頭會,重新調整了偵查方向。案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民警對破獲此案充滿信心。
專案組一面組織力量進行調查,對事故現場進行排查走訪,一方面調取事故現場周邊監控,并同時對經過事故現場的車輛貨車進行重點排查。
走訪中,有一目擊者反映當時他在道路邊散步,聽到聲響時,看到有一輛從金壇城區方向駛來的外地重型施工貨車在事故現場停了一下,便快速朝郊區夜色中駛去,因他離現場有三十來米遠,借助來往的車燈看,只能確定是一輛大型工程卡車,未看清車身顏色和車牌號碼。
結合現場勘查提取的相關物證,民警對相關周邊地區施工工地進行了廣泛排查,為獲取證據,一組民警繼續沿案發現場周圍沿途走訪和查找嫌疑車輛,并利用“天網”監控視頻查找嫌疑車輛相關信息,對沿線20多個村莊和進出城區卡點案發時段的監控視頻進行回放。另一組民警在周邊重點工地內查找,考慮到嫌疑車輛有可能是外地經過本轄區的或躲藏在本轄區,民警對轄區施工工地外同類車輛進行地毯式摸排,對施工區域現有類似車輛逐一比對登記。可是轄區內車輛眾多,很多車輛都已駛往外地,要想逐一見底也并非易事,案件偵破陷入迷局。
民警電話敲山震虎
肇事駕駛員終投案自首
兵貴神速,戰機稍縱即逝,為了速戰速決。兩組民警顧不得疲憊,重新調整了偵查方向,很快,第一組民警傳來消息:在240省道由南向北行駛至金壇大眾4S店路段監控錄像中發現,17日傍晩,有一輛車牌號為皖S2N×××號重型自卸貨車駛往發案路段方向,車型相似,這輛車是不是嫌疑車輛?機動車信息系統顯示該車車主為安徽省長豐縣趙某,車是安徽的牌照,人是安徽的人,那現在人和車都在哪里?按照車輛行駛軌跡來看,車應該是附近工地的,該返程才對,會不會已逃往外地?,由此,皖S2N×××號重型自卸貨車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事故中隊請求交警大隊部的幫助,進一步查找皖S2N×××號重型自卸貨車和登記人趙某的詳細信息,交警大隊車管中隊提供的一份車管檔案登記上顯示趙某的電話號碼,第二組偵查人員通過治安派出所查詢施工單位的治安管理登記查出了趙某和在金壇施工單位的臨時居住地址。
至此,案情逐漸浮出了水面,獲取關健證據成為了破案的關健。民警故意隱瞞了身份,以客戶的身份拔通了趙某電話,趙某在電話中堅稱自己車和人近幾天沒有離開過市區,又說自己現在不方便見面,掛斷了電話。
難道有“克隆車”?當晚21時許,辦案民警在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找到了趙某的臨時居住地,想找趙某進一步核實其車輛當日的活動情況,但大門緊鎖。交警通過進一步走訪,找到了趙某的車輛,并在嫌疑車輛上提取到了相關物證,最終確定了嫌疑車輛。
民警再次撥打了趙某的電話,告知趙某必須依法接受公安機關的調查,在民警強大的政策攻心下,躲藏在外的趙某答應投案自首,并于當日22時開車來到交警大隊事逃逸中隊,如實交代了自己在金壇240省道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受傷的事實。原來,2014年12月23日17時45分許,趙某駕駛重型自卸貨車與王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后,致王某重傷死亡,釀成悲劇。事發后,趙某駕車離開事故現場,不想,車輪螺絲上的一片黑色塑膠保護套在事故中脫落一片,從而被細心的金壇警方解密了這起離奇的交通肇事案。
通訊員 季麓強 記者 畢俊星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