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4年年末,互聯網領域的版權行動依舊高潮迭起。近日,“網易云音樂”平臺傳播的200首音樂作品因涉嫌侵權,被酷狗音樂一紙訴狀告至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原定于2014年11月底結束的“劍網2014”專項行動意猶未盡,新近國家版權局又通報了2014年第三批12起網絡侵權盜版案件查辦情況。
多家視頻網站因版權壓力關停
在國家版權局新近通報的12起案件中,涵蓋了侵犯網絡影視、文學、網絡游戲作品著作權、通過網絡平臺銷售侵權盜版制品等案件類型。其中包括突然關閉引發公眾無限猜測的“射手網”侵權。
關停的原因盡管當事方一度諱莫如深,但事后均證明源自版權壓力。以射手網為例,其早在去年9月就被美國電影協會投訴。近日,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依法對該公司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劍網2014”專項行動此前已有兩次通報,分別在去年7月9日和9月2日,共18起案件。
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表示,通過規范知識產權的行為,知識產權的擁有者被證明能夠獲得應有的收益,帶來更多的價值。比如,《爸爸去哪兒》的版權賣了2個億,《中國好聲音》的版權賣了2.5個億。
每年盜版導致損失10億元
不過,現在網絡上的侵權盜版問題依然相當嚴峻。“針對惡意的侵權行為,我們堅決打擊,絕不手軟。”閻曉宏說。
官方對于查處互聯網版權侵權的態度之堅決,早在快播事件中就已顯露。以盜版發家的快播帝國在一夜之間轟然倒下,被處以高達2.6億元的罰款,給互聯網中習慣免費午餐的人上了生動的一課,舊有營利模式被證明已經不合時宜。
“互聯網是版權保護的核心區,也是網絡侵權的重災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秀軍直言不諱地說。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介紹,截至2013年底,法院受理的著作權案件中,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高達50%。每年因盜版導致的損失在10億元左右。視頻盜版問題尤其突出。為此,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在近期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特別提到鼓勵視頻網站原創,“我們的新媒體如果只做傳統媒體和傳統內容的搬運工,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原創內容。”
的確,一個行業若要長久發展,是不可能長期游走在法律邊緣的。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副秘書長張欽坤告訴記者,2014年,隨著我國對盜版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強,中國互聯網產業在正版運營方面進入了黃金時期。各企業紛紛投入重金購買優質內容,形成用戶對內容網站訪問的黏性,進而通過廣告或增值服務來獲得營收,這種商業模式被證明是頗具生命力的。而且互聯網的正版運營模式也極大地拉動了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電影行業、唱片行業等,紛紛與互聯網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真正實現了產業間的協同發展。
網絡轉載亟待著作權法調整
除了視頻網站的版權問題外,網絡轉載引發的侵權問題也在2014年凸現。
2014年6月24日,搜狐以“今日頭條”侵犯著作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提起訴訟,索賠1100萬元。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的送審稿規定允許文字作品的報刊轉載,沒有規定新媒體對報刊文字作品的轉載的問題。事實上,網絡轉載已經成為侵權糾紛的高發區,幾乎所有的網絡上的侵權案件,侵犯名譽權、隱私權以及網絡謠言事件,網絡轉載都成為推波助瀾、擴大事態的侵權幫助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今表示。
張今指出,著作權法應當如何調整網絡轉載,是事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抉擇。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將會直面這個問題,在權利限制和例外制度中,是否能將網絡轉載納入法治軌道,因勢利導將報刊轉載摘編法定許可擴展到網絡媒體,還需要研究者和參與立法者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后再拿出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
“如果說早期互聯網主要充當公眾的信息交流工具,信息交流價值超過網絡文化產業價值,那么,如今的互聯網越來越體現其網絡文化產業的屬性及其價值,依法保護網絡知識產權,反映了網絡發展的時代訴求和我國產業升級換代的現實需要。”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林凌說。
(據《法制日報》報道)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