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報記者 胡科 李培洋
我人生的第一次轉折來自我所受的中學教育……調皮搗蛋,不諳世事;學習成績不突出,只求及格回家不挨打;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按當時的“標準”,我真是個不討喜的學生。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仍以極大的耐心和寬容悉心呵護,為我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
——李小文2013年撰文憶樹德協進中學讀書時光
成都樹德協進中學校長助理張勇,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李小文的情景。那是去年9月29日午后,他襯衣外套著一件背心,光腳穿一雙布鞋,笑容燦爛,看到張勇,立刻伸出手,“您好!您好!”但幾句普通話后,李小文就說:“還是說家鄉話吧!”
張勇未曾料想,這是他與李小文最后一次見面。
2015年1月10日13時05分,著名遙感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在成都十年求學歲月,“布鞋院士”李小文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課”,烙下了深深的成都印記,也讓他深深眷戀著家鄉成都。他的夫人吳老師說,他“本來計劃兩、三個星期后再來成都的”,這個計劃,永遠無法成行……
在蓉求學10年 他曾是不討喜的學生
生于四川自貢的李小文,小學時便隨父母工作調動來到成都。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學校里的銀杏黃了又綠,10年求學,李小文的青少年時代在此度過。這位“布鞋院士”也在成都上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課”。
“個頭不高,人很瘦,活躍得很哦!87歲的楊朝瑞口中,少年李小文的形象跳脫而出。李小文初中班主任、語文老師楊朝瑞用“小調皮”來形容自己的學生。1957年,李小文進入原成都市第28中學(現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對于老師教授的知識,只要他明白了,就不想再聽,“原來桌子高,他人小,聽懂了埋著頭開始做自己的事。老師在上面只能看著他的后腦勺,根本看不到正臉。”思維跳躍的他,常常讓高中物理老師謝世璽哭笑不得。“經常接話,還提些怪問題刁難我!钡x世璽相信,“他思維活躍、聰明,很多知識一學就會。等他懂事,能靜下心來研究學問,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
老師給予的關愛和包容,影響了李小文的一生。2013年,樹德協進中學百年校慶,李小文以《教兼慈嚴》為題撰寫了一篇1243字的文章,回憶自己在樹德協進中學的年少時光!拔胰松牡谝淮无D折來自我所受的中學教育……調皮搗蛋,不諳世事;學習成績不突出,只求及格回家不挨打;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按當時的‘標準’,我真是個不討喜的學生。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仍以極大的耐心和寬容悉心呵護,為我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他飽含深情地寫道:“母校留給我的是大量溫馨的回憶,而不是壓力和恐懼。母校的老師們以‘教兼慈嚴’為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課!
而將自己比作武俠小說中的“黃老邪”,早在李小文少年時期便埋下了伏筆!吧钭杂缮⒙袝r衣冠不整!睏畛鹩行昂掼F不成鋼”,“襪子上有個洞也不管,繼續穿。從小就向往武俠小說中的‘黃老邪’!崩钚∥那髮W時代的向往,一直未曾改變,他常常在自己的博客中以“黃老邪”自稱。
多年后,從成都走出去的李小文,專長于遙感基礎理論研究,開創了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成為了中科院院士,也因為他的不羈,被網友拍下,“布鞋院士”一夜爆紅。“黃老邪”李小文,也被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津津樂道。
但是,成都味道一直留存在李小文的記憶中。去年9月29日,李小文受邀回到樹德協進中學,參加學生交流會。會后,張勇同李小文共進晚餐。桌上的漬胡豆、回鍋肉、螞蟻上樹等成都味讓李小文吃得很盡興。他對漬胡豆更是贊不絕口,“好吃,和我小時候吃得味道差不多!蹦峭恚钚∥暮攘艘黄2兩裝的二鍋頭。他笑著告訴張勇,“之前媒體都夸大了,我哪有每天喝一斤二鍋頭,最多三兩、四兩!
曾給晚報記者回郵件 言語流露鄉情
10年求學生活,讓李小文深深地眷戀著成都。畢業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的他“公私兼濟”,常會抽時間回家鄉。2004年,他回母;I建了電子科技大學地表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還在2012年擔任了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首任院長。
去年9月,李小文最后一次回成都,受邀做客“成電講壇”,分享他的大學夢和對大學生活的思考。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李小文趕到電子科技大學,晚上6點半,他提前1小時來到講座現場,
有4位同學已經守在休息室門外想要跟他合影。他知道后立即答應:‘沒問題,讓同學們進來吧。’”
對母校學生的提問,李小文也來者不拒。他說,“看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只要學生有長處,想學習,我能幫的就幫幫忙”。電子科技大學光電學院大三學生呂同學就曾得到過李小文的幫助。此前,李小文到電子科技大學講學時,呂同學正在準備一場辯論賽,題目是“關于院士終身制”。他“冒昧”地發了一封郵件給李小文請教,沒想到很快得到了李小文的回復,“小文院士人特別真實,很平易近人。”
為人低調謙虛,對學術嚴謹,李小文從不顯山露水,他“隱居”在幕后,醉心于學術研究。但去年4月,因為一張衣著樸素,腳穿布鞋給學生作報告的照片,一向低調的他被網友比作《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迅速走紅網絡,一時間,媒體采訪蜂擁而至。當時,成都晚報記者通過其助手聯系上了李小文,去年4月22日上午9時,郵箱里突然收到了他的回復,“小胡編輯,您好!收到您的信函,謝謝您的關注!本來嘛,來自家鄉的報紙要求采訪,我說兩句也是應該的。但我最近身體不好,那天去科學院大學與學生閑談,網上反映較大,醫生禁止我進一步卷入此事。還請見諒!希望保持聯系,今后有事請多關照!順頌編安!”言語間透著謙遜和鄉情。后來記者了解到,讓他爆紅網絡的布鞋,是他在成都出差時買的打折貨。
李小文的夫人吳老師也是成都人。去年7月9日,他與夫人前往四川理工學院,受聘為四川理工學院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專家。四川理工學院宣傳部工作人員康珺對李小文夫婦的印象特別深刻。那幾天天氣悶熱,李小文容易出汗,夫人吳老師見后,連忙摸出紙巾為他擦拭,“他們兩人特別有默契,吳老師除了照顧小文院士外,還像他的助手!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撥通了吳老師的電話。接到家鄉的來電,電話里,吳老師語氣溫和,“謝謝,謝謝你們的關心!彼f,1月9日,李小文在家暈倒后送醫,“進醫院時是清醒的,開始是吐血,然后就昏迷,基本就沒有說話了。”李小文曾擬下一份“尊嚴死”的生前預囑,“到沒有自主意識時,不要做一些搶救!崩钚∥脑f,此生還要做兩件事,完成這兩件事就無憾了。“其中一件是院士咨詢項目,還有就是編一本教材,這兩件事都是他的工作,正在進行中。”對于李小文對成都的情緣,吳老師回答得肯定,“肯定很有感情! 圖片由樹德協進中學張勇提供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