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議政錄
上海理工大學校園中的108號小樓,是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現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劉湛恩烈士的故居。“這里應建成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政協委員江世亮說。
劉湛恩191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東吳大學預科,并獲得獎學金,赴美國留學。他認為救國首先要發展國民教育,從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畢業后又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研究院繼續深造。1922年,劉湛恩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南京東南大學教授。他宣傳“教育救國”“公民教育”。他積極倡導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支持、參與并領導了由中華職業教育社和全國青年協會等組織發起的職業指導活動,曾任中華職業教育社職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又先后出任上海職業指導所和南京職業指導所所長等職。
1928年,劉湛恩接受滬江大學校董會聘請,接替美籍校長擔任該校第一任中國籍校長。劉湛恩是一位堅定不移、威武不屈的抗日勇士。“九一八”事變后,他在校內外各種講壇上大聲疾呼救亡圖存。在出國考察和參加國際會議期間,他不遺余力地向國際友人、海外僑胞揭露日寇的侵華暴行,呼吁僑胞大力支持祖國的抗日斗爭。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后,滬江大學校本部并入城中區商學院,與東吳、圣約翰大學組成教會聯合大學,繼續開課。劉湛恩除主持校務外,還積極從事抗日活動,被推選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協會理事、上海各所大學抗日聯合會負責人、中國基督教難民救濟委員會主席,為宣傳抗日、支援前線、救濟難民、安撫流亡學生,不遺余力。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軍進占上海,租界淪為“孤島”,漢奸、暴徒橫行,暗殺、綁架事件層出不窮。劉湛恩置一己安危于度外,為抗日工作而奔忙。1938年4月7日早晨,劉湛恩在靜安寺路大華路(今南京西路南匯路)口公共汽車站候車時遭日偽收買的暴徒襲擊犧牲,年僅42歲。
“劉湛恩殉難后,一些著名愛國人士先后發表了悼念專文。”江世亮介紹說。1984年,上海市民政局追認劉湛恩為革命烈士。1985年4月3日,民政部補認劉湛恩為“抗日革命烈士”。“在滬江大學原址上存續的上海理工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校園內,包括劉湛恩故居在內的歷史建筑得以完好保存。近年,校方又對滬江大學的文化遺產作了全面的挖掘、梳理,對劉湛恩生平事跡的研究始終是校史研究的重心之一,出版了《劉湛恩紀念集》與《劉湛恩文集》。去年上半年,還重新整修劉湛恩故居,建劉湛恩故居陳列室。”
江世亮建議,以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516號校園內劉湛恩烈士故居建筑和校史館內劉湛恩紀念文物為主體,籌建上海市劉湛恩烈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學校正門掛牌,并向市民免費開放,讓這位愛國主義志士、杰出教育家的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 (通訊員 顧曉紅 劉子燁 記者 江躍中)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